逍遥右脑 2015-12-09 12:00
一个在国外的朋友给我发了一个电子邮件。说附件里有一个送给我的小礼物。翻开附件,黑魃魃的背景上显现出大卫·科波菲尔的脸,神秘的眼睛,诡异的笑脸。旁边字幕渐渐变幻,似乎大卫那催眠的声音———稍后,我将率领你进入魔法世界。———你将成为魔法世界的见证人。———你只是魔法的一局部。———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你将看到,我可以通过电脑深刻你的思惟。
而后,呈现了六张扑克牌,都是不同花色的J到K,每张都不一样。
然后———你在心里默想其中的一张。不要用鼠标点中它,只是在心里默想。(我选了红桃Q)———看着我的眼睛,默想你的卡片。(我基本不信任,就真的挑战般的看着他的眼睛,心想:就算你有什么厉害的软件,我不在键盘上做任何动作,你怎么可能知道我选中了哪一张?但是看着他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还有那充斥自负和诡异的笑颜,我心里开端摇动……)———我不意识你,我也看不见你,但是我能够知道你的思维。(真的吗?)———默想你的卡片,然后击空格键。
微微一击空格键,画面哗地一变,原来的六张牌不见了,然后出现了一行字:看!我取走了你的卡片!
我匆忙去看,天哪!扑克牌只剩下五张,红桃Q不见了!真的不见了!!
大吃一惊的我,立刻再来一遍,这次选了黑桃K,多少个步骤下来,黑桃K又不见了!
大卫真的通过电脑,拿走了我想的牌?怎么可能?我只是默想,不作任何表现,怎么可能会有这种成果?莫非真的有魔法?!
百思不得其解,发了邮件问那个友人。他说:“这是个阴谋,我已经晓得了。你再想想。”
我想了半天,不得要领,自惭领有的是:“文科脑筋”,于是转发给了另一个朋友,他是个当年的理科高材生。过了一会打电话问他,他说应当是个概率的问题,他正在进行剖析。我一听就知道他也是一头雾水,便再去追问那个大洋此岸的始作俑者。
对方终于答复了我。他的回答令我再次失声惊呼:居然是这样简单!
本来,第二次涌现的牌,完整是另外一组,固然看上去和第一次的很类似———都是J到K,但花色不一样,也就是说,第一次出现的六张牌,第二次都不会再出现。不管你选哪一张牌,结果都是一样的。
然而我们为什么会受骗呢?由于我们死死地留神其中的一张牌,你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这一张上面,当然就只看到“它”“没有了”。什么“默想”,什么“看着我的眼睛”,都是烟雾和把戏。本质就是这么简略。
我仍是赞叹。不是惊叹这种游戏的有趣,而是惊叹它对人的广泛心理的洞察和应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攻其一点,不迭其余。很多人难道不是这样吗?老是选定了人生某一项内容,作为本人的一张牌,看重它,在乎它,死死地盯着它,有它在就感到人生有愿望有光亮有分量有暖和,如若是在某一时刻,发明它不知去向,人生就彻底瓦解,信心坍塌,日月无光……根本不知道其他几张牌是否还在,是否有变更,忘了———人生,素来就不是只有一张牌。
所谓的“包罗万象”、“完满无缺”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所缺乏的东西之所以显得那么主要,有时候是因为我们过火期盼,过分器重它了。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在乎我们没有的货色呢?为什么要如斯执著?甚至要拿毕生来和它死耗呢?
就算拿走了你的那张牌,不是还有其余的五张吗?即便它们的图案跟你最初的盼望不一样,岂非不也可能是悦目标吗?接收并且观赏运气发给咱们的牌,兴许会有意想不到的乐趣呢。所谓的惊喜,所谓的奇观,都不是逝世死等来苦苦盼来的,而是预感之外,在某个神奇时刻忽然来临的。
我爱好这个游戏,大卫的诡计让我清楚了:有时候,使劲看实在就是盲,执著于聪慧就是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