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5-11-30 16:28
:
历史课是要求学生有一定理解深度的,光背是不行的。因此看课本时一定要一字不放过,真正看懂;一定要一处不放松,真正想通。
为此,一些重点中学的教师提倡孩子们在看历史课本时,"注书立说",收效良好。 所谓"注书",就是教会孩子在教材上做记号,写笔记。
例如,将一般概念画单框,重点概念画双框。又例如,把不认识的字,不熟悉的词,注在空白处。其实,这种注书法古已有之。古人称之为"笺注"。
所谓"立说",就是鼓励孩子在教科书的天头地脚、字里行间写下自己的批语、观点、想法。如果是长篇大论,可写在白纸上,再粘,贴在教科书的相关处。注意,这里应充分吸收他人的成果,将其它书上相关的成果移过来,为己所用,并不一定都是自己的论述。
"注书立说"法的一大优点是与教材紧密结合,"注"得越细,"说''得越多,对教材当然也就吃得越透。这样一本经过"注"、"说" 的教科书,那真是成了孩子复习的宝藏,学习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