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5-11-28 08:57
在素质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学习能力又是其它能力发展的基础。自学能力,是指学习者按照学习规律,主动获取、探索和应用知识,不断增长才干,科学地组织自身学习活动的特殊本领。有研究表明,少数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十分热爱学习,即使离开老师的指导,他们仍能坚持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智力竞争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以启发、诱导、训练和培养。
一、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和指导方法,让学生的自学更加有序、有效。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要从做示范开始,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从简单到复杂,从课中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转变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种思路和方法又会增强自学能力。使自学方法更加科学化,自学知识更快速、准确。
二、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批、自评来树立信心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成立合作小组,组长负责制,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自学是一种实践,学生在自学中不仅牢固的掌握知识,而且容易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并形成能力。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如,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要广泛采用。要优化课堂结构,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正确对待在实践中成功与失败,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特别要让学生从容的对待失败,树立必胜的信心,明确“失败乃成功之母”。对于学困生,由于长期的成绩不好,已部分丧失了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又一种对抗心理,从而不能很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导致进一步的失败。因此教师更加注意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改善学生的不良学习心态,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通过定理、公式的推导来培养自学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碰到定理、公式教学时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授定理、公式时我们可以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前面所学公式、类比联想、分析归纳等多个角度出发,努力找出题设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从而探索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公式的推导途径,让学生独自证明定理和推导公式。同时教师在定理、公式的应用方面应要求学生不死记硬背,要做到随时会推导,这样学生既不易忘记所学的定理、公式,又能够应用自如,提高学习效率,长久坚持,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我们知道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把学生潜在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就能减少厌学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例如: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请学生想好一个数,把这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后的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很快猜出学生想好的那个数是几,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指出奥妙所在,引入课题,十分生动有趣.又如在课堂教学中,引人数学实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五、通过在课后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提高自学能力,要求学生不断总结知识规律和解题规律。教师在讲完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章以后,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把一盘散沙知识梳理成一个知识系统。如在复习三角形这章,把它分为这样的几条线索:边角关系,分类,特殊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尺规作图,逆命题与逆定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由此辐射扩散,把这一部分知识融会贯通。要让学生相信自己有很强的总结归纳能力,启发他们把所学的内容分为几条线索,用较为简练的语言或借助图形把它们概括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且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概括、归纳、总结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他们的认知结构,贮存于大脑。教师还应促使学生自己把每一章知识归纳为几个主要问题,记住它的内容、方法和重要结论,特别要对教学中已经选用过的例题、习题,以整章的知识为背景进行重新审视,总结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本章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种由厚变薄的读书方法,本身就是一种自学能力。
总之,培养自学能力有多种途径和形式,新课程更加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努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并且要持之以恒,丝毫也不能忘记和放松。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