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的“导学”策略
逍遥右脑 2015-11-26 09:52
所谓的“导学”策略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主动、热情、高效地投入学习的教学过程系统。“导学”的策略应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学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的依靠教师学习向相对独立学习或独立学习转化时期,此时教师若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生实现这一转化,则学生也许将会推迟或永远不能达到这一本该达到的智力或能力水平(其结果是培养出“高分低能”或“高学历低能力”的学生)。为此,我们的“实验·导学·创新”课题根据学科和学生实际提出了“加大实验力度,突出导学特色,实现创新目标”的指导思想,而设计的“导学”策略的步骤可归纳为:分段指导→循环示范练→合作提高→相对独立或独立操作。
1分段指导
分段指导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分阶段培养。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紧密结合用好教材。因为学生的学习是在相对集中的期限内以掌握前人的经验为主要任务的,学生的学习内容还受到自身的心理、生理和智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而所有这些问题,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已做了充分考虑并做了合理安排。
②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应统一,阶段性能力的培养允许异步循环发展,学生的最终能力教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各种能力)要达标(即到了初中毕业时全体学生的各种能力应达到或超过大纲统一要求的水平)。分段指导的主要内容有:
初二上学期主要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包括观察指导、合作学习指导、作业练习指导等),努力使学生养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学期增加讨论指导、合作学习指导、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指导等;
初三再增加独立实验操作指导、逻辑推理及抽象思维训练等。
2循环求范训练就是先给学生以可模仿的素材,使学生使学生懂得该怎么做,采用有效方法(如合作学习等)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不断强化学生的各种学习习惯,促进学习能力的正迁移。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用之不尽。”教师对学生进行分段指导时,必选求范,而后一定要给学生以训练展示的时机,有时还需适当循环示范训练(循环的次数应视学生掌握情况而定),使之成为习惯。在预习或复习指导中,也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建立知识结构。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后,才能应用物理知识,特别是灵活应用物理知识。以前我们在进行单元复习时,往往是列个表明知识结构的图表来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这样只能让学生记住有关的知识而不能内化入学生的知识系统,这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是不利的。如果我们教给学生列出知识结构的方法,并给学生以尝试的机会,则学生就能深入地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把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中。在具体的课时教学中,对于物理量(如密度、电压表、变阻器等)可从要造、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等方面来掌握等等。进行单元或章节复习时,可用“从一般到特殊”或“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路来整理(如能量可分为机械能又分为动能和热能,热能又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压强有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大气)压强;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可归纳为光的传播规律等等);这样学生经过一阶段的示范训练后,大体已能应用,此时教师可通过检查学生预习或复习报告的方式加以强化,对写得较有特色(不一定很全面,但应有特色)的学生加以表扬,也可让这些学生上台介绍其整理的思路,并张贴其预、复习报告供其他学生参考,如此循环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