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

逍遥右脑  2015-11-22 13:33

  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
  
  1、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
  
  幸福总缭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困的人认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成果是,有烦恼的仍旧难销烦恼,可怜福的仍旧难得幸福。
  
  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数。
  
  寻找幸福的人,有两类。一类像是在登山,他们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山顶,于是,气喘吁吁,穷尽终生去攀缘。却发现,永远登不到顶,终极看不到头。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幸福这座山,底本就没有顶没有头。
  
  另一类人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要登到哪里。一路上逛逛停停,看看流岚,赏赏虹霓,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自足。
  
  只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轻微的小自由,缭绕于心扉,一样芳香身心,安静自我。
  
  有的人原来幸福着,却看起来很懊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
  
  活得糊涂的人,轻易幸福;活得苏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逼真,一较真,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毛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味道。
  
  所以,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这个世界,为什么烦恼的都有。为权,为钱,为名,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上背着这个繁重的布囊,装得越多,牵累得也就越多。
  
  简直所有的人都在追赶着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诗所写的那样,咱们经常看到的景致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首,却发明,本人正被别人仰望跟爱慕着。
  
  实在,谁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感触在别人心里。
  
  2、时间的步子
  
  我坐在老屋的大门口,看屋檐角滴下的雨点,恍如看见了时间的身影。人生命的长短是用时间来权衡的,谁都希望长命,但时间总是不许可,它仍然依照自己的节奏行走,且素来不失却公正。
  
  年轻时,时间的步子要慢得多,尤其是童年,总是留下比较多的回想。年纪越高,日子过得越快,才知道要节俭。可是,却挽不住时间匆匆的脚步。时间是印子钱者,如果你要时间预先支付,他日必会付出最昂贵的代价。简略地说,人一宿不睡觉,并不是睡一宿就能还清的。
  
  最好是不紧不慢。站在桥下,看江水奔流,一边是现在,一边是过去。只有桥是现在。逝者如此夫!人不免要感到悲痛。可是话说回来,真要是有大把的空闲,吊儿郎当,又觉得无聊的侵袭。闲暇对劳碌者是沙漠的甘泉,对无聊者是折磨的负累。
  
  人对新鲜的事物充斥好奇,因此印象深入。对反复的东西,熟视无睹,不愿调动更多的精神予以关注。人们总认为时间在加速前进,不过是一种错觉罢了。童年慢,老年快,童年做加法,老年做减法,对谁都是一样。
  
  和时间赛跑,只会受到时间的讥笑。把时间当海绵使劲挤压,实际上是一种透支。信贷花费花来日的钱,过今天的日子,时间可不可以信贷呢?或者把现在切割得很渺小,塞满人生的酸甜苦辣?时间可以任你切割,但它的长度和节奏你无法更改。
  
  你可以向别人借金钱,却不可以借时间。如果你强行剥夺别人的时间,就即是谋财害命。谋财害命也不能增添自己的时间,这又何必呢?
  
  不论世界上的事物有如许庞杂,在时间的眼前,他们都是运行的钟。太阳是钟,日出日落分出白入夜夜。树木是钟,一枯一荣就是寒暑更替。人就是钟,毕生一世记载不同时期的生活。人在旅途,千辛万苦,时间会使我们懂得事物,看事物很明白吗?
  
  迷信上的时间是慢不下来的,心理上的时间却可能调剂。让日子像童年那般新鲜!让生命像树木一样成长!
  
  3、性命的长度与密度
  
  若按70岁盘算,人生也不过两万五千多天,可是我还是要“计算”:
  
  有一位朋友问我一个问题,并请求我不假考虑地答出。他说:“人的一生有没有5万天?”
  
  我说确定有吧。我想,5万元钱一天就可挣回,一天也可花掉。人的一生岂能没有5万天?可朋友说:“否。”
  
  于是细算,果然:人生七十古来稀,若按70岁计算,人生也不过两万五千多天,连3万天都不到!难怪罗大佑的《凡人歌》唱道:“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迷恋。”
  
  生命如斯急促,我们每个人不外是一颗流星。算一算,诞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我,如果能克服七病八灾有幸终老,逝世后墓志铭上最多写上这么一段:1969~2050年。前面是古人,后面是来者,我与他们无缘谋面。
  
  生命来之不易,而又魅力无限。每个生命的孕育都经过了与几亿个对手的竞争,每个都曾是他双亲怀里的至爱。繁忙的人生就像一辆疾速奔驰的战车,疾病、疼痛、嫉妒、咒骂……都是两旁嗖嗖作响的枪弹。可我们不能结束,还要坚强地活下来,最终站到成功的山巅与尊严握手。
  
  这自身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好汉史诗。但生命是有长度的,它因人而异。我确信生命的长度取决于它的密度。--想到这一点,我才明确我之所以羡慕那些艺术家的原因:他们老是更醉心于关注别人和自己的人生和运气,他们也更乐于表示、展现、丑化、发明那些富于个性魅力和独特命运的人生,他们其中甚至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以自己仅有的一次生命深投其中,无怨无悔。像海明威、巴尔扎克、贝多芬、凡·高……他们生命的密度因此而加大,闪烁出金刚钻般坚韧的光泽,而被他们赋予灵魂的艺术则更濒临于永恒。
  
  还有那些终日勤恳于工作的人。那些也许并不理解美学和艺术而朴实老实的人,谁能说他们的生命没有意义,是充实的外壳呢?
  
  你我皆常人,但我们的生命依然可以“加密”.当我们最大限度地投入我们的智慧和热忱,让我们的身材和灵魂都像果实丰满的庄稼;当我们踊跃地面对人生种种意外,执着于信奉;我们又何尝要担心岁月的转瞬即逝,又何尝不可能自豪地说,我爱过,过,生涯过呢?
  
  珍爱生命,死而无憾。
  
  4、残暴的事实
  
  一位父亲去访问他在一家公司的好朋友。下面是他们之间的对话:
  
  “你还是这家公司的副总裁吗?”
  
  “是啊,怎么了?”
  
  “我儿子刚毕业,我盼望让他接收点锤炼,丰盛一下人生阅历,同时开端赚点小钱。”
  
  “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帮忙。”
  
  “当然。我生机他能从点点滴滴做起,对劳动和金钱构成准确的见解。”
  
  “那好……我想可以让他去当总经理。总经理不需要做任何详细的事件,我让他来的时候他来一下,随意说些无关痛痒的空话。工资每月8万比索,有奖金,公司还负责报销一些日常花销。可以吗?”
  
  “嗯……不好,那可是一大笔钱啊,而且职位太高了。还有别的吗?”
  
  “那就名目主管吧。工作就是批示一下下级交上来的汇报书以及做一些别的琐事,工资每月5万比索,有奖金,还有餐饮和差旅补助。”
  
  “也不好,要知道他刚加入工作,还有低些的职位吗?”
  
  “那……部分经理吧。每天给员工下达些指令,训训话什么的,每月工资3、8万比索,有奖金和差旅费,还有带薪休假。”
  
  “嗯……还有更低层些的吗?”
  
  “项目负责人或是主管分析师、财务履行官也可以。工资每月3、2万比索,还有奖金。做的事情也很简单:打几个电话,时不断地同来访的客户聊聊天。”
  
  “不,我想让他多学点货色,爱护劳动。还有别的吗?”
  
  “哦,这样吧,我让他去当办公室副主任,辅助办公室主任治理下面的剖析员,监视他们工作。每月工资2、2万比索,工作时光朝九晚五。你认为呢?”
  
  “算了。还有更基层的工作吗?”
  
  “那就只剩工程职员和会计了。这两个职位需要控制良多金融和计划方面的常识,终日同经理、项目主管和客户打交道。加班是粗茶淡饭,没有加班费,成就还往往是别人的。工资是最低的8500比索,天天辛劳工作12到13个小时,只有半小时的时间可以用来吃饭,而且每天都要拿工作回家干。”
  
  “噢……这些活真是费劲不谄谀,不过,的确可以让我儿子从中学点东西。能让我儿子干这活吗?”
  
  “不可能!做这件事的人,他必须最最少是硕士,会讲流畅的英语和法语,还要有足够的相干工作经验才行!”
  
  5、宽窄都是路
  
  无论处于任何时间、法象里面,生命都是举世无双的。这颗葡萄和昨天吃的那颗葡萄并不一样,这杯酸梅汤和我15岁去台北在中华路喝的那一杯也有所不同,因而不用刻意用从前的教训与眼前做比拟。
  
  个别人都爱好拿过去和当初比拟较,连吃一盘蛋炒饭也会认为昨天那一家炒的好吃些。禅宗重视“异”,人们都用过去的经验在生活,他们最无奈开悟的一点就是“同”.不能开悟,许多痛苦就此发生。
  
  若能了解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同的,不需要拿任何一秒钟做尺度,你就会生活得很好。无论你是单独处于非洲大沙漠的烈日之下,或者和朋友一起待在舒服的寒气房里,都没有什么差异,每一个点都是生命的一部门,加起来才等于你全部的生命。
  
  有一年我取得了“出色青年奖”,香港《东方日报》的总编希望我写一篇文章。
  
  “我写什么呢?”我问。
  
  “写曲折的途径。”
  
  “那是什么?”
  
  “你的史。写你如何到达本日的胜利之境。”
  
  “我不能写。因为我的人生中没有坎坷的道路,对我而言,无论什么情形都是很好的。”
  
  如果我走在崎岖的小径上,我就用崎岖小径的心去观赏它;如果走在林荫大道上,我就从林荫大道的角度去品味。我不以为林荫大道就优于崎岖小径,一旦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事物就没有好坏之别。
  
  不管剩下多少水,我只想“我还有水”,而不去在意水的多少。我画过一幅漫画:黄河的源头是生,出海口是死,它整个生命的进程当然有时细水长流,有时波澜磅礴,有时顺畅,有时碰壁;有时宽,有时窄;我在宽时品尝宽,在窄时品尝窄;在逆时面对逆,在顺时享受顺。我不愿自己的生命从头到尾一样宽畅、平常。
  
  6、年轻时你想砍哪棵树?
  
  上大学时,有一次我们去一位老教授家做客,那时正年青,激情无穷高谈阔论,好像世间之事无所不能。老教授始终微笑着倾听,不参加我们的种种话题。
  
  待大家热情一过,老教授提出要做个测试,我们登时都来了兴趣。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较细,你会砍哪一棵?”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一想,红松比较可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也不值钱!”
  
  老教学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挺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感到有些怀疑,就说:“假如这样的话,仍是砍杨树,红松曲曲折折的,什么都做不了!”老传授眼光闪耀着,我们料想他又要加前提了,果然,他说:“杨树固然笔直,可因为年头太多,旁边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动身,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都中空了,更没有用!”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无比艰苦,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索性也不去斟酌他到底想得出什么论断,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问来问去的,导致我们一会儿砍杨树,一会儿砍红松,抉择总是跟着您的条件增多而变更,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脸,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一直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念头。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唱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平白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听了这番话,我们心中似都有所感悟,可一时又抓不住什么。老教授看着我们说:“方才听你们纵论天下之事,仿佛无所不在话下。可是,当你们踏上社会之后,当很多事摆在面前,你们便只顾着去做那些事,往往于各种变数中淡忘了初衷,所以也就常常会做些没有意义的事。一个人,只有在心中先有了目的,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景象所困惑,才不会偏离正轨。这就是我的测试,也是我想要告知你们的!”
  
  7、给别人留有余地
  
  韩国北部的城市公路边有许多柿子园,金秋季节正是采摘柿子的节令,当地的农夫常常会留一些成熟的柿子在树上,他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经由这里的游客都会觉得不堪设想,这时,向导就会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里是喜鹊的栖身地,每到冬天,喜鹊们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有一年冬天特殊冷,下了很大的雪,多少百只找不到食品的喜鹊一夜之间都被冻死了。第二年,一种不著名的毛毛虫忽然泛滥成灾,那年秋天,果园没有收成到一个柿子。直到这时,人们才想起了那些喜鹊,如果有喜鹊在,就不会产生虫灾了。从那当前,每年秋天播种柿子时,人们都会留下一些柿子,作为喜鹊过冬的食物……
  
  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活力和愿望啊!
  
  8、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
  
  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跋涉半生。几经浮沉,背井离乡的他萌发了济世助人,造福相邻的动机。
  
  于是,老人分辨给故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供给十来个学生名单,他从当选定人选,作为他资助的对象。
  
  家人真怪他的愚蠢,既是捐献,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法,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规划”,清洁爽利地了结一桩宿愿,岂不是更好?
  
  老人摇摇头说:“我的心血钱只给与那些配得到他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苦的孩子,还是优良生抑或是特永生,谁也不晓得老人心里的谜底。
  
  名单很快就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分门别类地包装好,筹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菲薄的赠与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判断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是,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题名处是老人的地址,姓名,电话和电子信箱。
  
  家人百思不解,却也不愿逆悖白叟的旨意,只好替他逐一寄出那些书。
  
  夕晖来去匆匆,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愣,有莫名巧妙的豪言壮语。从黄叶凋落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终于读懂老人的心,源于新年的一张贺卡,很普通。上面写着:感激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意识你,但我会记着您。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居然高兴地大呼小叫:有覆信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一个可资助的孩子。
  
  家人豁然开朗,终于清楚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起因,他寄出去的书本来是块儿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历得到他的赞助。
  
  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润泽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润会变的荒凉,不知的人,注定是个冷淡自私的人,不是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喷射出本身的暖和,且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确实,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该的,没有什么是必需应当的,所以,不一种领受能够使金石为开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谢。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娇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东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答另一颗关爱的心悄悄的绽开情感的笑容。
  
  9、有理更需宽容
  
  有一个朋友和老板去餐厅吃饭。服务小姐的立场十分恶劣,脸上没有一点笑颜。友人很赌气,要投诉她,却被老板禁止了。老板说:“也许她失恋了,兴许她刚刚被上司责备过,总之,我们应当谅解她。”
  
  “无论什么理由,也不应该影响工作,这是她的错。”
  
  “是的,”老板象征深长地说,“恰是由于她全错,而你全对,才须要你的宽容。”
  
  朋友说了一句让老板喷饭的话:“没想到您还有傻根精力。”
  
  “所以,我是头儿,”老板笑着说,“你是我的员工。”
  
  在我们觉得不畅快的时候,感到人生无望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走到窗口,去看看行色促的人们,去想一想别人的苦楚。在懂得与宽容的世界里,有更轻松的呼吸和更新颖的空气。
  
  10、需要是幸福的
  
  试想一种如此美好的生活:
  
  出身了,父母都在家中全心全意地照料你,你的母亲在产假里照领全薪。而你的父亲也因妻子生养而享受9个月的“产假”.
  
  在你16周岁前,你的父母可失掉生活津贴。你毫不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6周岁以后,你实现了9年任务教导,想持续深造?没问题,国家给你学习津贴。
  
  病了?不用慌,你可享受病假补贴,其数额视病假是非而定,相称于工资的75%至100%,医疗用度和经医生之手的药品,大局部由国家累赘。
  
  失业了?领接济金去吧。每月1、3万克朗,约相称于1、3万元国民币一个月,比北京、上海的一般白领还要高。如果你再打一份不必交税的零工,日子过得就更红火了。
  
  老了?国家养着你。
  
  这就是瑞典人民的美妙生活。富饶的国度为人民制订了从摇篮到宅兆的福利维护。它的国民不愁吃不愁穿不怕病,失业了也很快活,老了也生活得很体面。生活环境精美,担忧的只是寰球变暖之类的问题。
  
  这样的生活,天上世间,不是神仙赛仙人啊。
  
  且慢,来看看这样的数据吧:每年有2000个瑞典人自杀,是世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未几前,瑞典摔跤世界冠军米歇尔·永贝里自杀身亡,年仅34岁。
  
  在瑞典的负面消息里,“年轻人的恶作剧”、“自杀”这样的字眼司空见惯。前不久,芬兰发生校园枪击案,8人死亡,两个瑞典小青年觉着好玩,于是在网络上宣布告示,说也要在瑞典制作一起相似事件,警方闻讯立刻将两人捉拿。
  
  他们自杀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活太好。他们无需斗争,没有压力,起早贪黑,生活无忧之余就想:上帝要我来干什么?上帝要我来到底要干什么?找不到生活的意思,想呀想,想不通,就去自残。
  
  想想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制定5年打算,久远目标。每天勤恳地工作,可怜的一点薪水要孝敬父母、养孩子、养车子,一不警惕成了房奴,又得养屋子,还务必要养好身子,病了,昂贵的医药费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自杀,哪里敢,养育之恩还待报,培育孩子的责任压在肩头,生命可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失眠、抱怨,发梦也想中500万。可未曾想,奋斗令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气,义务让我们的生命布满意义,压力让我们不断成长,成绩让我们充满骄傲。不要再埋怨生活的艰苦,原来,需要奋斗也是幸福的一种。不是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歉 疚
下一篇:心态决定命运,心胸决定境界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相关文章
【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