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5-11-21 11:28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等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转和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可见,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占有那么重要的地位。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摒弃那种封闭、保守的状态,要建立开放积极的心态参与合作学习,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呢?
创造合作学习的情景
在课堂上教师应精心安排教学活动;(1)有梯度性的设立“做一做”、“思一思”、“议一议”等环节,让学生经历猜想,操作,质疑,合作等过程,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和集体的研究氛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真正做到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2)要给学生留有足够合作学习的时间,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问题的呈现要有利于展开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切磋等活动。(3)也可以把问题设置的权利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向教师提出问题或提出创设性的观点,努力创设一种师生之间平等的共同研讨、分解参与的环境,使学生更多的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的学习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
(4)要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学习的内容,抓住合作的时机,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合作学习。
师生互动,构建互惠的教学关系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互相作用下完成的。在学生分组合作时,教学要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加入到学生学习的行列,对学生进行有效深入的指导,或巡视于各个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的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讲评,及时反馈。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是组建者,引导者,解惑者,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对于教师设计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后,学生得到的答案与老师预期的结果可能不尽相同,这时教师切忌按自己的思路,硬把学生拉回到原来的教案设计上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当做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去学习,敢于承认自己不如学生的地方,放下架子,不要怕难为情,只有这样才能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生生互动,构建合作的学习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影响就更有利。在合作学习时,学习小组的成员要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课堂上每小组在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究和交流时,人家可以毫不拘束的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组内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众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可以的得到提高。而小组之间也可以展开相互竞争,教师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见识结果,组织讲评,及时反馈。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张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