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逍遥右脑  2015-11-19 12:46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发展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目标之一”。数学作为一种描述科学的语言,国内外的许多数学大师都曾对数字交流的功能和价值进行过精辟的论述。但真正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把发展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到《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才予以明确。

  数学交流的能力包括数学思想的表达与数学信息的交流,有“听、说、读、写”四种基本形式。在长期、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数学解题的思路、方法、依据以及计算的过程、算理等一手包办,采取的是“填鸭式”的简单交流和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学生的读写能力相对较强、听说能力相对较弱的状况。

  提高学生数学听说能力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有效的倾听数学、合理的述说数学,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思维更加精确、合理,有效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通过倾听、述说,生生、师生之间交流无拘无束,配合更为密切,可以使课堂更为活跃,并在智力上形成互补。同时,学生要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表达出来让对明白,必须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整理要表达的内容,把握住问题的本质,以辨析、澄清某些模糊认识。这一过程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进一步澄清、组织、巩固的再加工过程,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认知结构臻于完善,聆听、表达更为准确,在一瞬间迅速定向认清解题方向或途径。

  二、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策略

  1.架构参与学习的平台,创建“听、说”的空间求知欲就是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渴求。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就需要通过沟通来得到知识。这就需要有利于交流的听说平台,使学生感兴趣,产生并加强这种求知欲,并通过听和说的交流获取知识。

  例如,学习七年级(上)第七章“几何图形”,是学生第一次系统接触“几何学”,重视第一印象,培养学生的对几何学的浓厚兴趣使这一章有着更大的意义,第一课时要求了解几何学的历史、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教学时很容易变成枯燥的说教课和图形欣赏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折纸和拼图这些动手实践加之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形式来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在学生看、听、想、动、说中感受几何学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践,一方面验证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对无法理解的问题会产生疑问,就会去思考,会产生求知欲。问题的产生过程中,大家一起参与,就有了一种交流的氛围,达到了数学听说能力提高的目的。

  2.规范课堂教学程序,打造良好“听、说”的氛围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学科,不仅要在内容上创设生动情境,在形式上也要有所突破。良好的课堂规范的落实是培养数学学习习惯,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的关键。在教学中必须强化课堂规范,一是课前做好准备,书、练习册(或资料)、草稿纸、笔记本、几何作图工具,并且摆放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二是上课前两分钟一定要保证安静,准备好课堂上需要的东西,组长检查预习情况;三是课堂上保证纪律,不允许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认真听课,认真笔记;四是发言规范,发言必须举手示意,发言者口齿清晰,声音洪亮,听者保持安静,暂时保留不同意见,提建议时态度诚恳,课堂讨论有令则止。

  3.营造学生熟悉的场境,提供可以“听、说”的依据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不具语文的描述性、美术的直观性、体育的身体参与性。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通过创设生活的情境、融入数学知识,来解释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例如,在七年级(上)“相交线”这一课中,“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在的垂线段的长度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的描述非常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在实践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体育课上如何测定立定跳远的成绩?因为学生有相应的实践经验,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请学生画出这条距离,并安排学生讨论:为什么必须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示意图中能提炼出哪些数学基本图形。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个概念的就水到渠成了,“垂线段最短”这个难点自然而然就突破了。

  4.开展分层引导提问,给予参与“听、说”的机会

  学生的学习经验不同、需要和兴趣不同。

  所以教师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5.实施互帮互助评价,提高反思“听、说”的成效,激励其“听、说”的内力

  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学生最能表达个人的想法,最能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并提高自己。例如在解分式方程的练习课中,解x/(x-3)-2=3/(x-3),有一学生板演如下:

  解:方程两边同乘(x-3),得:x-2(x-3)=3

  去括号得:x-2x-6=3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9,整理得:x=9

  ∴x=9是原方程的解

  接着,要求学生对这位同学的解题进行评价,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找错,有找去括号错误的,有指出遗忘检验的,有肯定他去分母正确的,更有学生迫不急待的要求重新解题。此时教师引导这位同学说说解题中遇到的困惑,并给自己打分,完成订正。经常性的运用这类指错、反思活动,对于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意识的提高、解题的严密性都有较大的帮助。

  三、实践后的体会与思考

  1.可学习借鉴的经验少

  虽然近年来,对于学生数学听说能力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研究理论性、重要性的多,研究具体做法的少,特别是能够用于实践教学的借鉴经验更少。需要教师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加强教学交流,共同不懈努力。

  2.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高

  要让学生提高听的效果和说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学的主角,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需要教师创设好的语言环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听说的机会,让他们充分的聆听、表达、陈述、交流,并给予激励性评价。为了创设一个好的语言环境,上好一堂生动、活跃的数学课,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和心思。而且,按照预设的情境上课的时候,会发生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需要教师随机应变,调整讲解思路。这样的要求,教师要长期坚持下来,难度显然是很大的,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3.听说训练重点难以把握

  听说训练的过程应该是知识理解、问题推理分析的过程,是一种学习的体验过程,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探究问题本质,揭示问题现象,是一种重过程轻结论的训练过程,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同时,数学的听说训练与语文学科中的听说练习不同,不刻意追求语言文字的具体、生动,不注重表达能力的流利、舒畅,而更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注重对数学关系的解释,对数学现象的描述。而在实践教学中,往往会强调教学的质量,用正确的结论来检验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质量、重结论固然没有错,但是过于强调,容易造成学生害怕说错、害怕说不好而不敢说的心理。如何在这个中间寻求平衡,重点难以把握,需要进一步地进行研究。

  4.训练方式有待进一步拓展

  数学教学中包含了其他许多形式的语言活动,例如讲授、解释、提问、回答、复述、阅读、书写、讨论等等,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有些教师虽然认识到听说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但课堂改革力度不大。听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多形式语言活动的组合,把传统教学的注入式、教会式转变为启发式、探究式,并在启发、探究的过程中达到强化学生数学的听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提问时,可以根据水平较低的学生接受能力情况,先提问中下水平的学生,通过他们的自学、思考以及经老师点拔引导等来回答问题。再利用他们知识上的不完善,回答问题的不完整,把问题展开,进行讨论,由浅入深,来提问中等生,在突破重难点时,就要发挥优等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及时进行反馈。

  5.由课堂向课外延伸

  听说能力的提高,需要反复刺激思维,促使思维反复磨练,最终变得精确、发达。而且,要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尝试活动和学习体验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这要在几堂课的时间内实现也是绝不可能的。这种客观上的限制是致命的,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听说能力训练还需要向课外延伸,作新的尝试和努力。

  论文中心,作者:姚珊珊



相关链接>>

1、决战2015高考数学之四月深化复习(学生版)

2、全国各地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调研数学(理)试题汇总

3、2014-2015学年春初中数学备课资料精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以生为本,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益
下一篇:怎样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