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5-11-18 13:23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时长:40分钟 试题满分:50分 出题人:周利臻 审核人:张丽颖
一、单项选择(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下列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话内涵的是( )
A.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2.2006年7月1日被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 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 的事件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 )
①董存瑞 ②邱少云 ③雷锋 ④黄继光
A.① 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 )
A.《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 B.新中国的成立
C.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5.中国人实现奥运史上零的突破是在( )
A.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 B.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
C.1996年汉城奥运会上 D.20 00年悉尼奥运会上
6.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有(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8.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决定( )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发展轻工业
9.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 )
A.1971年 B.1972年 C.1979年 D.1980年
10.党和中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
A.土地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三大改造” D.生产改革
11.十多年前,正是图1中的那双充满对知识渴望的大眼睛震撼了无数人
的心 ,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一项活动中来,这项活动是( )
A.希望工程 B春蕾计 划
C.五个一工程 D.光彩工程 图1
12.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
①出席APEC会议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2006年4月,以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等100余家单位联合倡导的文明办网之风在全国迅速传播,很快掀起了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的潮流。我国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做法其客观因素是 ( )
A.青少年上网的人太多
B.多数上网人的语言、行为不文明
C.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健康的内容,也有不健康的内容
D.青少年要以学业为主
14.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15.半个世纪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倡导发起这一原则的国家中没有( )
A.美国 B.中国 C. 印度 D.缅甸
16.下列关于澳门问题表述错误的是( )
A.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B.澳门回归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驻军澳门。
C.1982年,针对澳门问题,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了谈判
D.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上的五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
17.“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称赞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一五”计划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20世纪80年代初,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的中央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周恩来
19.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早在1973年,他就已经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人作诗赞美他:“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 )
A. 邓稼先 B. 钱学森 C.杨振宁 D. 袁隆平
20.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光辉旗帜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识图释图(共20分)
21.观察图2并回答问题。
(1)图片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2分)
(2)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图 2 历史性的握手
(3)为什么称其为“历史性的握手”?(2分)
22.观察图3并回答问题。
(1)图3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图3
(2)我国在图3所在领域还进行了哪些试验并取得了成功?至少两点。(4分)
(3)当时我国政府制造它们的目的是什么?使用它们的原则又是什么? (4分)
(4)试举出其中的一位为它们的研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人。(2分)
(5)近年来有些国家不顾国际条约的限制以及周边国家的反对,多次进行核试验,请就此发表一下你的看法。(2分)
三、材料解析(共10分)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 , 司令员是 。(2分)
(2)著名作家魏巍称这支部队的战士为“最可爱的人”。请说出其中两位英雄人物的名字。(2分)
(3)说说从志愿军战士身上 你学到了什么精神?至少两点。(共4分)
(4)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2014—2015下学期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B 2. C 3. B 4. D 5.A 6. B 7. D 8. A 9. A 10. B 11. A 12. D 13. C 14. D 15.A 16. C 17.A 18. B 19.D 20. B
二、识图释图
21.
(1)周恩来、尼克松。
(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3)因为这次握手,结束了中美两国25年没有交往的历史,开始了中美两国交往、建交、关系正常化的历史。
22.
(1)图3反映的是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情
景。(意思对即可)
(2)1966年10月,又成功进 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1967年成功进行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意思对即可)
(3)目的:增强国防实力,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垄断。
原则:中国掌握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意思对即可)
(4)邓稼先等。
(5)谈看法:赞成或反对;说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
23.
(1)中国人 民志愿军 彭德怀
(2)黄继光 、邱少云。
(3)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4)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