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5-11-14 09:39
新一轮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我们全体数学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此次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科书的改变,无不渗透着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如果没有对新课程理念的透彻理解,很难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改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就无从谈起.本文就数学教师的几个转变和高效性课堂教学追求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数学教师的几个转变
1.理念的转变
应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当数学教师仅仅作为数学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时,他只是按既定的课程去教教材,考虑最多的是“教什么”、“怎么教”,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这种单边活动过程让学生的主体性受到遏制。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时代的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学什么”“怎么学”,是教学的需要,师生双方平等交往、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数学学习的“共同体”。新课程不仅教材是开放的,教学方式也是开放的,比如教材中有许多“留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而在这个空间里,教师该做什么呢?这是一道新的课题.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
2.教师行为的转变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教师往往只重知识的结论和考试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方法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养成了用万能公式去套解学习中、生活中的任何问题的习惯,养成了不知变通的机械的学习方法.教师在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与学生一道,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探究精神获得知识技能.
3.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独唱者”向“合作者”的转变。以前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使师生之间存在隔膜,互相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有时教师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而不敢与其他教师交流;有的教师觉得自己有些“看家本领”,不肯与他人合作;这种彼此之间的孤立很容易引起不良竞争,加剧形成“单兵作战”的封闭局面。数学课程模块化的趋势,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需要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多边互动、主体交流的合作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团体作用。
二、教师应有以下几个追求
1.课堂教学张扬个性,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从传统走向创新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从实践和创造中培养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正是新课标的灵魂所在。要逐步实现教师“主角”向学生“主角”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中心和“主角”.在许多场合,非但教学内容的确定、活动的安排、方法的设计都出自教师,就连板演、讨论、提问甚至答案,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是“配角”,被动地服从、配合教师,完全没有主动权.面对新课改,我们教师首先要摒弃这种以“我”为主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首先实现自己角色的转换,把学习的舞台主动让给学生、多一些启发少一些灌输;让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舞台上思考、讨论、归纳、质疑、发问、实验,使教学过程成为兴趣培养的过程,成为认知加深的过程,成为能力发展的过程.
2.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全员参与,教学目标从单一走向多元
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特别是网络环境下课程形态的形成,为教学目标赋予新的内容,我们的教学不再简单地停留在传承书本知识上,而是要引导每一位学生学习、理解、运用和创新知识与信息上.就教学设计而言,新课标要求教师课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每一名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全员全程有效参与”也是当今评课的一项重要标准,用以确保学生人人都参与学习全过程,并且能调动五官、肌体全面参与,真正落实学习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既要学生当观众,又要他们规规矩矩地不说话,是非常残酷的事情。”这种课堂教学情境已成为众矢之的.
3.课堂教学求同存异!多元发展,教学方式从华丽走向完善
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观摩课堂教学,既要引导教师探求共同的规律,也要注意求同存异、多元发展,因为即使是共同的规律,在每个教师的教学实践里程中的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观摩活动要以课例为载体,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共同探讨、审议一堂课的设计,在探讨中引发争论.因为一种新理念的诞生,总是佯随着无数的协商和碰撞,重要的是在备课的过程中让教师成长.
总之,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行程中,让我们带上自己的头脑和眼晴上路,带上我们自己的思考,用辩证的眼光去审视我们曾经做的、正在做的一切,然后决定我们行动将做的一切.让我们勇于改变职业生活方式,直面“蜕变”、拒绝平庸。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得以实现。
论文中心,作者:陈琼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