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5-11-13 10:47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4届高三第四次质检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2015.12.1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B.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3.雍正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三足鼎立状态,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4.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5.《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该条款体现了A.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B.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C.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D.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 6.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评价)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D.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7.以下对上海租界的描述中,最能说明租界为“国中之国”的事实是A.租界内公园禁止让华人入内,引发华人抗议B.美英等国联手成立了工部局C.租界内租地建屋、开设店铺等事,须先由外国领事发给执照D.租界有下水道、自来水、路灯和平整的街道 8.《十三行史料展》记述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说明....—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用全球史观审视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第①段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的开辟B.第②段英法完成工业革命加紧殖民扩张 C.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科技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18.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 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 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19.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20.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21.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 整顿财政金融B. 调整农业结构. 复兴工业生产D. 实行社会救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主权正在越来越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此现象反映了A.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D.国际组织多元化趋势材料一 内阁位于英国行政组织这座金字塔的顶端,是实际上的最高行政机关,拥有最高的行政权,被称为“立法与行政的连锁”、“政治拱门的基石”。——彭献成《英国政体与官制史》(1)结合18世纪上半期的相关史实,指出英国内阁被称为“立法与行政的连锁”的具体表现。(4分)材料二 一个国家使用的所有商品,应该在国内加工制成……应日日夜夜地寻找机会把国家的剩余货物以制成品形式推销给这些外国人,以换取黄金和白银……除非出于重要的考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进口国内有充分供应且质量良好的商品。——冯?霍尼克(1638—1712)(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指出其观点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英国政府践行这一经济思想的具体措施。(7分) 32.(15分)虽然战争的噪音从来没有在人类生活的这个星球上停止过,但全世界人民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科尔和施密特70年代访华时,邓小平作为副总理曾经会见过他们。在会谈中,当时中国曾坚持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观点,但德国客人则表示了不同意见。毛泽东在会见施密特时曾说,他知道苏联要干什么,将要发动一场战争。而施密特则认为大的战争不可能发生。材料二 10年后,邓小平在会见这两位德国客人时旧话重提,但观点却发生了变化。邓小平说:那时你们来访问,我们曾经谈到战争危险。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点变化。我们感到战争危险仍然存在,仍要提高警惕,但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爆发的因素在增长。他强调:中国最不希望发生战争,中国太穷,要发展自己,只有在和平的环境里才有可能。 (以上材料摘编自苏台仁4分)(2)观点:反对商品进口,保护本国商贸发展;鼓励制成品出口,赚取海外资金(2分);思想:重商主义(2分);措施:颁布《航海条例》;鼓励出口,建立海外贸易公司,支持工商业者参与贸易竞争;参与殖民争霸斗争,占领殖民地。(3分)(3)背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问题;凯恩斯主义失灵,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大行其道;各国纷纷探索新的经济发展和调控模式。(3分)特点:英国政府一直介入经济活动;根据经济发展不同状况,政府介入的程度和方式有所变化。(4分)32.(1)原因:两极格局中,美苏争霸;中苏关系恶化;开展“文革”,以阶级斗争为纲,“左”倾思维盛行。(3分)(2)观点:感到战争危险仍然存在。(1分)论证:两极格局,冷战尚未结束;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经济旧秩序使南北差距继续拉大。(3分) 观点: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爆发的因素在增长。(1分)论证:多极化趋势加强;欧共体、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4分) 观点:中国最不希望发生战争。(1分)论证: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俄国克里木战败——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黑船事件 ——明治维新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福建省福州八中2015届高三第四次质检考试历史试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