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示范校)

逍遥右脑  2015-10-06 18:34

试卷说明:

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9页,计二道大题,51道小题;2、本次考试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3、试卷共两部分,单项选择题与非选择题,请把选择题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目书写在答卷纸上。Ⅰ卷 选择题本卷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古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B.社会性质发生变革C.封建宗法制趋于瓦解 D.边疆诸侯争霸中原2.下列不属于商鞅变法的机遇和条件的是A.贵族势力弱,变法阻力小 B.秦孝公参与诸侯争霸的欲望C.秦国民风质朴,充斥尚武精神 D.中原士人游说各国,追求建功立业3.《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4.史书曾称颂北魏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推行均田制 B.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C.实行三长制 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5.唐太宗晚年曾自我评价:“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唐太宗的主要功绩有①重用人才,善于纳谏 ②文德治国,完善科举③不夺农时,轻徭薄赋 ④崇尚佛教,敕封活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6.下列对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变革表述错误的是A.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B.太学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C.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D.严格“恩荫”制,防止垄断官位7.史书记载:“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宣慰司8.历史学家钱穆以为古代中国:“皇室的权,总是在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在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③北宋设立枢密院 ④明朝设置内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右图中数字代表了康熙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捍卫国家主权而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其先后顺序应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10.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直接反映这一现象的是A.秦朝郡县制B.西汉郡国并行制C.元朝行省制 D.清朝军机处1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促进井田制瓦解 ②导致地主阶级兴起③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④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墨子》称:“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尽力)乎耕稼时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者,何也?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材料表明战国时期A.各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B.战乱导致农业生产的破坏C.农民积极性大为提高 D.农民遭受残酷剥削13.《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段材料主要说明唐政府A.对全国各城市实行统一规划 B.关注各种商品的质量C.推行官买官卖的垄断政策 D.重视城市商业的管理14.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与唐朝的纳绢代役相比,在经济方面表现出的特征是A.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生产 D.使代役租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15.宋高宗说:“广南市舶,利润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几十万缗,皆宽民力也。”此谕主要强调应A.重视海外贸易 B.重视官吏选拔C.减轻人民负担 D.改变抑商政策16.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太湖流域开发较早 B.统治者“不抑兼并”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17.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品种繁多,以下我国陶瓷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①珐琅彩 ②五彩瓷 ③青花瓷 ④白瓷 ⑤青瓷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C.③④⑤①② D.②③④⑤①18.“锦上添花”、“丝丝入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商周时期丝绸产品远销欧洲B.唐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D.清朝官营手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19.读右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明朝的商业①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②有明显的地域性专业生产分工③黄淮流域的商业比长江流域繁荣④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较高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据资料统计,新航路开辟后,从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直接原因是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B.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21.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其思想本质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这一本质是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等级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22.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成为各国的统治思想,是因为法家思想包含了A.“兼爱”、“非攻”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认识C.君主集权的理念 D.人定胜天的思想23.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C.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24.下列主张属于宋明理学思想中“认识论”范畴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格心”C.“成贤成圣” D.“齐家平天下”25.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中最早反映了明清时期时代要求的是A.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B.政治上要“趋时更新”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6.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有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政在得民”③“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人伦者,天理也”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D.①②④27.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证明《史记?殷本纪》时总结研究方法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所言“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分别指的是:A.文献记录与甲骨文字 B.古代书籍与竹木简牍C.神话传说与出土文物 D.前人笔记与碑刻史料28.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因佛教而发展的艺术有①话本 ②绘画 ③北方民歌 ④石窟造像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29.绘画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历史信息,右图为宋代《货郎图》,此图可用于直接研究的主题是A.活跃的商品经济B.风俗画盛行C.丰富多彩的民俗D.生动的市井生活30.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生动反映。下列文学形式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A.楚辞与汉赋 B.汉赋与唐诗C.唐诗与宋词 D.宋词与明清小说31.以下与京剧的形成无关的是A.乾隆末年,为给乾隆祝寿,徽戏班进京B.道光年间,湖北的汉剧进京C.同光年间,在京艺人的互相吸收借鉴D.1905年,拍摄电影京剧《定军山》32.我国的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以下关于四大发明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孕育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③促进了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兴起 ④有助于世界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3.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所述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已经产生“开眼看世界”的思想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C.仍停留于“天朝上国”的政治幻想中D.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朝贡心存不满34.在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以上现象表明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B.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C.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 D.自然经济被彻底破坏35.《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入国库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示范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广东省东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
下一篇:上海市闵行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示范校)】相关文章
【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示范校)】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