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5-08-07 11:37
文科综合共300分,包括地理、历史、思想政治,考试时间共l50分钟。历史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造成这种状况的制度因素是A.中央集权制B.宗法制C.九品中正制D.等级制2.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和欧洲,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和宗教改革 B.“罢黜百家”和文艺复兴C.“罢黜百家”和启蒙运动 D.“百家争鸣”和智者运动3.右图为楼兰文书残纸(约公元3世纪中叶—公元4世纪中叶遗物),对该文物解读不正确的是A.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B.是反映魏晋时期的文物资料C.为研究古楼兰社会生活提供了史料D.有助于研究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4.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力山大齐名于世。出现了“市井十洲人”、 “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这一景象说明 A.在集市从事贸易的商人来自十个国家 B.外国商人青睐中国的瓷器、茶叶等 C.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海港 D.泉州城市建设很好体现了人文和自然的结合5.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在A.汉代成都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明代苏州地区D.清代的洛阳地区6.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的史实与推论正确的是7.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下列一组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A.经济结构的变迁B.列强的经济侵略C.民族工业的兴起D.自强求富的探索8.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针对这一现象,先进的中国人于20世纪初设计的解决方案是A.《孔子改制考》B.《革命军》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论人民民主专政》9.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及其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四川“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蒋介石的演讲反映出当时A.全面抗战开始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D.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10.中国历史上年号和纪元方式的变化往往和统治者的变化、政权的兴替息息相关,而从年号和纪元方式的使用上也能为我们历史研究中的年代确定、判断使用者的政治立场提供依据。本世纪初,一位华人学者看见一份历史资料上写着“民国三十八年……”,你认为省略号后面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东瀛束手,九州同庆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D.大陆沦陷11.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对城市化的这种抵制在1960年发展为完全反城市化,确定了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1949-1978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低 B.中共重视“三农问题”C.中共积极推进工业化方针的影响 D.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12.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各种穿越剧、抗日神剧和历史偶像剧轮番上演,一些影视作品中的雷人情节严重干扰了广大观众的正确历史观的形成,请你从历史的角度看看,下面哪些影视剧中的场景是不可能发生的①女主角欢天喜地的向康熙皇帝展示自己的无袖旗袍②中共地下党员在地铁站里向同伴传递日军情报③一对年轻人身穿列宁装和布拉吉(连衣裙),唱着欢快的苏联歌曲去剧院观看“样板戏”④一位刚来深圳打工的年轻人从广播里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毅然辞掉工作回家复习,准备圆自己的大学梦。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第II卷(共52分)二、非选择题(13题26分,14题26分,共52分) 13. (26分)实行依法抬国和制度建设是建设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律》与罗马法(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