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5-06-10 10:29
冲刺阶段,如何复习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语文成绩?这是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
日前,记者采访了山东省语文特级教师、淄博六中语文老师聂廷生。他表示,最后两个月正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提升解题能力、内化应试技巧的最关键时期。“经验使我们相信:高三复习最好的方法就是跟着老师走,高考技巧训练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把每次作业都当做高考认真对待。”聂老师说。根据从教28年的语文复习经验,聂老师从调整心态、强化基础、古文分析、优化作文等方面进行了指点。
A 不要陷入题海
文言文复习,要结合语境、字形、修辞方式等推断词义,弄懂落实,做到以少胜多。
“最后阶段的复习固然还要做题,但这时绝不能陷入题海,提高成绩的关键是精练善思。”聂老师说,精心选择训练内容,认真做好每一份试卷,对本次训练中自己的提高与失误认真分析,及时总结。
例如有的同学“病句判断”部分常常出错,这时就要把自己近期训练中的有关试题汇总分析,看看自己对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哪一种还没有掌握到位,容易出错的点主要在什么地方,然后从近年的中选择相关题目加强训练。
文言文复习中,对所做过的每份试卷不能只求解题,还要做到逐词逐句翻译,结合语境、字形、修辞方式等推断词义,勤翻词典,真正弄懂落实。对古文翻译,要按照“字字落实”的直译要求,认真做到书面表述,对照老师的讲解认真分析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这样做题可能不是太多,但能够以少胜多,有利于强化积累、训练语感。分析历年,我们就会发现,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默写名篇,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尤其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以及名篇默写,其中例句和考查内容,基本都是课文原句,所以必须加强课本复习。“复习名句名篇,对国家考试中心规定的30篇基本篇目一定要会背诵会默写。”聂老师说,他提出,考生要对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逐篇落实,加强抄写、默写,力求准确无误。
B 三大部分分别对待
“语文考试主要有语言知识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部分,对每一部分的复习需要突出重点,分别对待。”聂老师说,“要做到有的放矢。”
语言运用弄清“陷阱”出处
对于语言知识与运用,在最后阶段要注意总结梳理,勤于积累。如病句、标点、词语、成语等规律性较强的内容,要认真梳理分析其常见类型与典型例句,弄清命题者设置“陷阱”的常用方法,总结自己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思路与技巧,并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强化运用以提高自己解题的准度和速度。对字音、字形、名句等较为零散的内容,要勤于积累,把训练中常错、易错的地方及时整理到笔记本上,勤翻勤记,记准记牢。
阅读训练答案就在文中
高考阅读题的基本特点是“答案就在文中”,认真细读是答题的基础,也是得分的关键。阅读时要注意对文中所涉及的话题、主旨、关键词语、人物特点、主要事件等等边阅读边标记,读完一段要及时回味思考本段所写的主要意思,在头脑中对全文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
阅读理解的关键在于把握文章的主旨,所有题目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主题有关,如果对文章缺少整体上的认识,往往会答非所问,找不到重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到题干中提到的内容所在的句段,然后联系上下文,提取出主要信息,组织答案。答题时要注意弄清所要回答问题的范围是某段还是全篇;对于词语、语句的含义与作用的考查,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去梳理归纳,回扣主旨,概括提炼;对于文章主旨、表现手法、形象特点等问题,常常需要再读一下全文,分项列举,力求全面。“在复习中要对阅读理解中常用到的一些语文术语如表现手法、修辞方法、意境、结构方式等认真弄懂,这是正确答题的基础。”聂老师说。
作文训练只能加强不能放松
在最后阶段,还要坚持每周一篇作文,强化开头结尾的片断训练,以使自己保持活跃的思维和良好的语感;坚持每天阅读短文,开阔视野,积累材料,熟悉章法。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中,选择好自己所擅长的文体,加以强化,突出文体特征,而对那些把握不大的文体不要在高考中贸然尝试。在语言表达上要注意突出自己的亮点,如词语的准确、鲜明、生动,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的灵活变化,名言警句的活用等。
在冲刺阶段,还必须注意认真梳理自己的思想与生活,找到自己的特色。对自己读过的书籍,平时积累的精彩篇章,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听过、见过的令人心动的故事,自己或者同学写过的好的文章等,都应该积累汇总起来,存入自己的素材库。只要题目允许,在考场上,就要用己所长,用自己独有的题材、熟悉的文体,展示自己的特色。在审题准确、立意恰当的基础上,记叙文要在情感的真挚与题材的独特方面,议论文要在说理的深刻与事例的新颖方面多下工夫,这是突出作文特色的基本策略。
C 两种心态需要调整
“心态一定要端正。”聂老师说,目前学生中容易出现的两种心态最要不得。
轻视放松心态要不得
这些学生认为自己的语文一直不错,是强科,很想利用最后的时间补习弱科,整体提高。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实际效果常出问题。“其实,他们的语文成绩较好是长期认真努力的结果,如果思想放松,用力不到,成绩必然下滑。”聂老师说,他特意强调,由于受试卷编制者思维高度、知识视野和理论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平时所做的练习试题和模拟试卷总带有许多的不足,与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单纯地以几次考试就认定是“强科”而放松复习,确实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危险性,这也是许多考生高考时出现成绩明显下滑、“强科”发挥不理想的潜在原因。
学语文无效需调整
聂老师说,这类学生认为自己语文课也听了,练习也做了,但分数总是徘徊不前,学不学语文作用不大,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和精力去抓抓强科更有效益。
其实,这些学生成绩徘徊不前的关键原因常常是在“如何听”“如何做”上出了问题,主要表现为听讲时不能专注认真,反思内化,训练时不能查缺补漏,及时强化。如果在最后阶段注意改正这些不足,上升十几分二十多分仍大有人在。
聂老师举了个例子,有一名考生平时语文90多分,最后阶段他注意认真领悟老师的解题思路与规范,加强了作文的审题训练和材料积累,高考时语文得了121分。还有一名艺术生,去年高考语文68分,复读时语文总是70多分,在最后阶段强化了字形、病句、文言文阅读和作文的审题、语言等内容,第二年高考语文得分96分。“平时较弱,提升的空间就更大。”聂老师说,总之,希望所有的考生在最后阶段,都要高度重视语文复习,扎实认真,全面细致,紧跟教师的教学安排,在综合训练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用单项训练进一步强化提高,查缺补漏,勤于反思,确保高考时语文能够“开门红”。
名师简介
聂廷生,现任淄博六中工会主席、山东省语文特级教师。从教28年,经验丰富,成绩突出,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淄博市特级教师、淄博名师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编写《现代教育理论导读》、《齐国智谋精典》等著作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