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5-05-27 19:00
珍重生命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今天我报告的标题是《珍爱生命》。
世界万物,唯有生命最为名贵,没有生命就不所有,失去生命,就失去自我,失去生涯的权力。一粒种子,一只蚂蚁,都接洽着一条小小的生命,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中,是人类用一颗热爱生命的恒心,编制了一条文化的生命之河。双耳失聪却创作降生界名曲的贝多芬,轮椅上的勇士霍金,遭受宫刑愤而作书的司马迁……都在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真理,是什么气力让他们变得巨大?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发奋图强?哦,是生命,是生命那火个别的力气,让对他们而言不公正的运气变得熠熠生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斯为浩劫,诚为国殇,5·12大地震中多少生灵丧生?血泪之地,生民之哀,家国之痛。当数以万计的生命失去了曲折与生还,也同时将咱们所有人带向了悲伤与痛苦悲伤。那些永远静默于废墟下的性命,足以让我们低首致哀。但那些在灾害降临之时,扞卫自己与别人生命的壮士不更让人崇拜吗?( )捐躯救人又跪地大哭“再救一个”的消防兵士荆利杰,救出10多名同窗本人被压废墟下50小时失去右腿的13岁女生何翠青,身材被砸成了三段而双手仍将三名学生牢牢搂于胸前的国民老师向倩……
生命仅仅是一个过程,语录,甚至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进程,甚至短暂得犹如苍穹中一颗消隐的流星,那么我们不是应当让生命绽开更多的光荣吗?蒙田在他的《酷爱生命》一文写到:“我想靠敏捷放松时间,去留住昙花一现的日子;我想凭时光的有效应用去补充促流逝的时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空虚。”塞涅卡也曾说:“如能擅长利用,生命乃悠久。”
是的,生命于人只有一次,生命该何时何地何因终结,谁也无奈预感。但巨人在身后留下一座丰碑,哲学家在身后留下博大深遂的思维,诗人在身后留下慑人心魄的感情,画家在身后留下绮丽可贵的遗产……
我们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员,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应该让自己生命里的一切思惟、情怀、品德盛开成三月如诗如画的旷野,在寂寥的人生道路上,用生命去唱一支热闹而充实的歌。这样,才算得上是善待生命,不负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