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现实分析论述类文章
逍遥右脑 2015-05-23 11:03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就提出了著名的“语言与社会共变”理论,指出语言对社会有依附性,即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社会的变化而变化。1977到1980年间我国集中出现的流行语“拨乱反正”、“党纪国法”、“平反”、“冤假错案”等等,就如实反映了那一时期的社会特征。流行语依存于社会,最大可能地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体现普通民众的心理感受和诉求。比如“山寨”一词,最初源于香港,专指一些不正规的产品,是“不正宗”、“不正统”的意思,最先进入公众视线的是“山寨手机”,之后出现了“山寨建筑”、“山寨春晚”等系列衍生品,人们也渐渐把“山寨”等同于“盗版”和“侵权”。但对“山寨”的解读不限于此,有人解释“山寨”是一种向奢侈品的妥协,是追慕虚荣的表现形式,有人认为“山寨”闪耀着草根阶层的智慧,由此衍生出的“山寨现象”、“山寨文化”甚至成了颇有深度的理论研究命题。正是因为人们立足点不同,对同一流行语的解读产生了分歧,甚至理解截然相反,这大大增加了这些词语的意义张力,使流行语更深地渗透到社会生活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