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5-05-22 11:23
根据对近几年高考测试试题的分析以及高考稳中有变的特点,预测2014年生物科测试,我们在二轮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仍是复习重点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最鲜明的特点是基础性。基础知识是高考的第一依据,高考命题所涉及的知识多是被理性抽象化了的知识在考题中借一定的情景出现,要求考生用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做出说明,基础不扎实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准确把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要搞清楚它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和提取关键词,掌握其准确含义,对概念的提出、建立要有一定的了解,对概念内容的各种表达形式(文字和数字的)有清晰的认识,能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理解它们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具体地讲就是,以中学生物的考试大纲为依据,同时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学生做到能清楚地复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能对重点的概念、原理和观点进行分解和综合;能梳理教材的知识体系,揭示重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比较、分析同类型知识的差异之处;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今年的试题可以看出,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并没有弱化,而是要求更高了,高考不再是考查知识的再现,而是考查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有综合性质的实际问题。在以后的教与学中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刻的理解尤为重要。在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弄清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要求,基本规律的来龙去脉,以及本章节内容和前章节内容的关联。不仅要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而且还要弄清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因此要对照《考试大纲》,完整地复习基础知识,使用一些学习策略,如画概念图、框架图等构建生物学科的知识体系,不能留存知识盲点。
2.复习突出重点,加强考点的前后联系
主干知识内容不仅是学习的重点,也是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内容。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内的物质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的基本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环境保护、基因工程、免疫、细胞工程等等。对这些主干知识内容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以此去分析和解决新情景的问题。要力求做到知识点、能力点、薄弱点、应用点和考查点心中有数,那种不分主次泛泛复习以及题海泛滥,无疑都是有害的。概括起来高中生物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在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物体的结构基础方面,重点考查蛋白质和核酸、细胞增殖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等;特异性免疫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等内容;
在生物的新陈代谢方面,重点考查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三大类物质的代谢及微生物的代谢特点等内容;
在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方面,重点考查激素调节及与生活相关的免疫知识;
在遗传和进化方面,重点考查从基因水平上分析遗传学问题以及遗传育种和遗传谱系;
在生物与环境方面,重点考查应用生态学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生物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许多知识来源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生物测试的特点之一是联系实际,而目前教学的薄弱点就在联系实际上,因此教学更需强调联系实际、强化实验。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是当前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每一个实验,除了自己亲手做好外,还必须认真弄懂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论,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同时还要熟悉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培养自己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的变化。因此要注重挖掘教材潜在的实验与探究因素,自然科学的知识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或通过实验得到实证的,复习时要多从实验角度想一想,这一结论是怎么得出的?我们有没有办法进行验证与探究?加强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实验题的解题技能、技巧的形成训练。要掌握实验与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及解答实验类试题的基本技能。训练这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每一个实验都要弄清楚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既要重视实验结果,更应该重视对结果的分析,学会探究和推论;能正确处理数据,对结果整理与计算,得出正确结论,能处理非预期现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要重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点是通过课题研究活动,着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生物学高考实验设计题往往从研究性课题中取材,这正是渗透了大纲的具体要求,落实了命题的基本原则——依据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题在书外,理在书内。
4.复习的广度比深度更重要
从近几年的高考可以看出,今后的命题可能会无所谓传统的重点、热点、冷点之分,因此要善于构建知识的体系与网络,彼此融会贯通,并注意查漏补缺,由“深挖洞”教学向“广积粮”教学转轨,知识的广度应该得到充分展现,要培养学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资料的能力,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在阅读物理和化学方面的资料时,要着重了解所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还能读懂图示的物理意义,以及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定性与定量函数关系;阅读生物学方面的资料时,要能读懂模式图、示意图和图解。
5.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关键
学习生物基础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解上是不够的,还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这些知识指导自然科学的研究、社会的生产和人类的生活。要求准确把握、理解生物学知识,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重点在于:①用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解释和说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②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③能够运用自然科学的知识对有关见解、实验方案、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6.突出图文信息转换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新教材大量使用了图像、图表和数据。能够阅读这类资料并初步运用这种资料形式,把握事物的特征、规则或关系,体现了新大纲将“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课程目的的要求。生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往往随着时间、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些规律往往通过曲线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曲线、图表为载体,可考查学生将图表转换成文字表达,或把文字转换成图表表达,甚至图表间的转换能力。这类试题能够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表达等多种能力,而且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将会是新教材背景下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因此复习中应注意从情境中获得信息。平时要加强识读图表能力的训练,善于从图、表提供数据的处理过程中获取信息,理解题意,作出正确判断。
7.科学作答不可忽视
答案要准确,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答案宜简洁,要紧扣基本观点;答案要体现创新精神,尤其是开放性的试题,可以大胆用多种方式解答;答案要尽量使用规范化的学科语言。平时要做到错题分析订正要到位,复习中要有一个错题本,监督自己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加强弱点,切实做好纠错。生物试题很多,无论如何也做不完,因此要归类做有代表性的试题,一般情况下第一次做对的题,以后不会做错,第一次做错的题,以后做错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要有一个错题本,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原因。这同时为考前的复习积累了重要的有针对性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