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安徽省屯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

逍遥右脑  2015-05-08 11:36

试卷说明: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30分钟。)第I卷(阅读题 共69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围棋与国家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 的源头相符。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小题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小题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C.因为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所以围棋成为儒士必备的艺伎。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二、(46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甲: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乙: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谷阝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谷阝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 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武子赐。”?【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 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B.秦伯说,与郑人盟 签订盟约C.行李之旺来,共其乏困 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D.恃其富宠,以泰于国 骄恣、奢侈【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 公子往而臣不送B.子贺我何故 徐公何能及君也C.其宫不备其宗器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D.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小题4】将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叔向所肯定或提倡的作为”的一组是①无一卒之田 ②顺其宪则 ③行刑不疚 ④修武之德⑤有栾武子之贫 ⑥忧德之不建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向诚心希望韩宣子不嫌贫穷并能施行栾武子那样的德行。B.曾经显赫一时的谷阝昭子及其家族覆灭的根本原因是德行沦丧。C.叔向以桓子食婪骄横终遭祸殃的事例教育韩宣子应安贫乐道。D.韩宣子认为是叔向的开导挽救了自己,表示世代铭记他的恩惠。【小题6】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译文: ②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分)译文: ③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5分)译文: D项,上一句的“之”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下一句的“之”字,相当兼词“诸”。所以选A。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将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做出判断。C “但是把城池划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首。【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小题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答案】【小题1】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小题1】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小题2】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小题3】鹰击长空, 【小题4】鹰击长空, 。【小题5】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小题6】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小题7】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小题8】 ,不仁;【小题9】 ,不知。【小题10】 ,不武。三、(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董师傅游湖宗璞【解析版】安徽省屯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题(语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四川省乐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解析版】安徽省屯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相关文章
【【解析版】安徽省屯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