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莎白 朗盖的墓志铭_诗歌鉴赏

逍遥右脑  2015-05-02 18:36

艾丽莎白•朗盖的墓志铭

[法国]高乃依

不要把泪水抛洒在这墓石之上,

别停步:这灵床十分宝责珍奇,

纯洁的身艇、纯洁的灰躺在此,

但心灵的热情长存于四面八方。

还没有撒手人寰去迎接死亡,

她的灵魂高高升腾,目不能及,

把她的生命同造物主相汇集;

她行走在大地,又漫步于天堂。

命运远胜过她的人感其风范,

忍辱负重和受苦是她家常便饭;

她最后的叹息是爱情的哀音。

别停步,心灵鸡汤,就像她纯情激荡全身,

千万别哭悼她就这样丧了命,

请相信这样死去会永世长存。

(郑克鲁译)

【赏析】

艾丽莎白•朗盖是一个早夭的年轻女孩。这篇墓志铭文辞典雅、气势不凡,平凡的内容披上了华丽的衣冠,在亚历山大体十四行诗的框架内,情感的释放有张有弛,这都是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诗中感慨纯真的灵魂过早离开人世,又安慰女孩的亲人“这样死去会永世长存”。

诗歌第一节淡淡地起笔,纯洁的灵魂要求肃穆的对待,而同时“心灵的热情长存于四面八方”。一冷一热的鲜明对比,迸发出强大的感染力,使气氛由哀伤而转为对热情心灵的美好祝愿。第二节歌颂纯洁的灵魂将步入天堂,安慰女孩的亲人无须哀伤。第三节由赞叹女孩的风范转为对生前生活的回忆。“生亦无欢,死亦何哀”,天堂是女孩最美好的归宿,这同样也是在安慰那些哀伤的人们。最后一节激励人们把女孩纯洁的热情保留下来,不要哭悼;同时用“死去”和“长存”这一对悖论,将艾丽莎白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升华。墓志铭饱含着怜爱和赞叹,洒脱地看待死亡带来的分离,认为高尚的灵魂能够战胜死亡的阴影。这种道德至上的评价原则与严谨的诗歌格律相结合,都是18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的重要特征。然而,诗中浓浓的情意和大胆的抒情,已经具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体现出18世纪末期的时代精神。(刘云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严冬正在和煦的春风面前融解_诗歌鉴赏
下一篇: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艾丽莎白 朗盖的墓志铭_诗歌鉴赏】相关文章
【艾丽莎白 朗盖的墓志铭_诗歌鉴赏】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