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明志:人生不为名利所累

逍遥右脑  2015-04-17 10:05



  学致使用,寻找永恒的快乐

   孔子以为人生有三乐:一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二是有朋自远方来,不可开交?三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正人乎?孔子所说的人生三乐,实际上代表了人生的三种境界。假如没有到达这三种境界,就不这人生的三大乐趣。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够得到孔子所说的三种快乐呢?那就是仁者和君子。追求仁义道德的人,他可以从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快乐、永恒的快乐。仁是每个人都有的仁慈天性,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他的善性已经被世间物欲所掩饰,终日为追求个人名利而奔走,为衣、食、住、行而操劳,再也找不到精力回归的家园。所以,众人追求名利,陷溺于感官刺激,自认为这样就快乐了。而实际上,这是短暂的快乐。

   怎么才能得到真正的和永恒的快乐呢?

   第一,就是通过学习去寻求人生的真正快活。通过学习,通过老师的现身说法,并且到实际中去一直体悟,学以至用,那就会找到本人真正的快乐。所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强调了两个方面,首先是要学习,而后要实践。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都阐明对大多数的人是要通过学习才干清楚情理的。人类的知识有间接知识跟直接知识。一个人的性命是有限的,要想尽快地接收人类积聚的全体常识,就只有学习,接收先知的教诲。然而,光是学习不行,学习的目标是为了进步自己,是为了使自己觉醒,所以学习后就必需事必躬亲,在生涯实践中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这就是强调了实践的作用。

   孔子的学以致用,重视一个人在思维方面的成熟。等于要把老师所讲的道理,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对比和视察自己坐卧行住、言行举止是否都可以做到。最重要是察看自己每时每刻的意念是善的,仍是恶的,当达到纯善的境界时,也就是“仁”了,永恒的快乐也就呈现了。所以只有学习和实践同时并重,才能得到人生的真正快乐。

   第二,就是人生的快乐就是广交善友,广结善缘。一个人只有广交善友,能力不断提高自己。所以孔子说有远方的友人来相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第三,是要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不耻下可的人才有永恒的快乐。个别人都喜欢表示自己,爱好凸起自己,一切以自我为核心。至于别人不懂得我,甚至误解我、毁谤我,我还不恼恨,这更加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满招损,谦受益。不求出人头地,但求谦逊谨严。这是追求仁的方式。如果别人说我好话就愉快,说我坏话就冤仇,那么这个人实际上在为别人而活着,他就失去了自我,时时为世间所有所动心,整天为名利而奔波,那么他可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吗,典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真实是一种优势
下一篇:写给三十 四十岁男人的忠告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淡泊明志:人生不为名利所累】相关文章
【淡泊明志:人生不为名利所累】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