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歌:归国杂吟(之一)_爱国诗歌

逍遥右脑  2015-04-09 10:58

:归国杂吟(之一)

郭沫若

又当投笔请缨时,

别夕刁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

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埋诸夏,

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厉,

同心同德一戎衣。

译文:

又到投笔从戎的时候了,

我决心抛下妻儿,断却藕断丝连之情。

离开祖国已经十年,空余一腔血泪。

乘坐三天三夜的轮船,

终于看到了祖国上空扬着抗日的旗帜。

只要自己的尸骨埋在祖国的土地上,便引为最大的欣喜和安慰,我的一片赤诚、血泪凝聚成了这一首诗。

热切希望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奋勇抗战,

同心同德地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导读:

这是一首著名的政治抒情诗。

1927年,郭沫若迫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逃亡到日本。十年后,抗日战争爆发,他眼看国难当头,名言警句,自己却远离他乡,身在敌国,爱国之心与骨内之情必须有所取舍。他坚决地为了前者而放下了后者,迅速回到了祖国,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中。他回国不久,在上海举行的一次欢迎诗人返国的宴会上致答词说:“沫若为赴国难而来,当为祖国而牺牲,”言辞铿锵,慷慨激昂,是这首诗的最好注释。

诵读全诗,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一条思想的红线,把全诗贯穿为一体,每一句,每一字都闪着光,含着情,殷殷切切,动人心弦,气势豪迈碎碟,节奏高昂,将一腔爱国热情描述得维妙维肖,回肠荡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下一篇:红颜未老恩先断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爱国诗歌:归国杂吟(之一)_爱国诗歌】相关文章
【爱国诗歌:归国杂吟(之一)_爱国诗歌】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