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5-02-27 15:07
前两天是大学生片子节的颁奖落幕式,晚会上一定是明星凑集,大家都想一睹他们的风度。
可是咱们班仅有两张票,人多票少,只好抽签。
班长把签排成一排,让大家抽签,为了以示公正,她让同学先抽,剩下一张才是本人的。
大家一个个把签抽走,全是空缺,最后,仅剩第一张和最后一张,两张都写着&ldquo,人生语录;有”字,班长这个铁杆的电影迷和倒数第二位同窗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票。
班长并没有刻意舞弊。但却利用了一个小小的心理战术。虽然事后,大家颇有不服,但都是学心理的,看看班长能如此活学活用,倒也无话可说了。
班长应用的心理战术在心理学上被称作“三分之一效应”。
拿抽签一事来说,固然大家感到每一张签的“中彩率”都差未几,但对第一张跟最后一张大家在心里都会有点儿抗拒,总以为不可能那么巧,两张票正好落在了最后和最前!于是在不特别提醒的情形下,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从旁边顺手抽一张的“获奖率”要大一些,而大家的这二心理,偏偏被班长所利用。
实在在生涯中,“三分之一效应”起作用的处所是良多的。最典范的就是顾客对店铺的取舍。假想在一条商业街上,有一排服务品质相差无多少的店铺,你来估摸一下哪一个店铺生意好一些呢?兴许你会认为是第一家,因为它能够截住顾客。实际上,当顾客走进一条贸易街的时候,通常是不可能在第一家店铺成交的,他总认为前方有更适合的。那会不会是最后一家呢?通常情况下也不会,由于一旦前方没有了可供抉择的店铺,顾客会发生一种懊悔心理,觉得前边看过的仿佛更好一些。假如这条街是一眼看到头的,通常情况下,分辨处于街道两头三分之一地位的店铺更轻易被选中。
如斯看来,第一名未必永远都获胜!清楚了三分之一效应的你,快快开动头脑,让它为你“创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