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5-02-11 16:43
重庆市铜梁中学201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谢光强第Ⅰ卷(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昙花一现,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继承者,这套制度经过了汉代的完善和巩固,又继续推行了1700年,其间逐步作了修正。下列关于其间“逐步作了修正”的史实有 ①隋唐设三省六部制 ②宋始设监察御史 ③元代设行省制度 ④清代设军机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曰:“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完全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的结论。该推论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3.1877年清驻英大使郭嵩焘给李鸿章的信中说:“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乡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无知晓。”以下解读符合材料本意的是A. 江浙人的民族意识淡薄 B. 郭嵩焘主张社会全盘西化C. 中国人亟需更新价值观念 D.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瓦解4.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A.政府政策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B.高科技大力引领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5.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A.京张铁路开通仪式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6.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民间流传一副对联,上下联是“人财物各有所管,产供销互不见面”。这表明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A.企业分工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B.部门间相互监督能较好防止腐败C.缺乏激励机制的现象较普遍存在 D.开始出现了市场调配资源的要求8.下列是《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对该表内容解读最恰当的是国家总人口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约1800万48%52%法国(1851年)约3600万75%25%美国(1850年)约2300万87%13%A.19世纪中期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B.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C.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D.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9.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写道:“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以下论述,符合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的是A.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B.从市场调节到高度计划 C.从允许市场到排斥市场 D.从私人资本主义到国家资本主义10.《世界史?现代卷》指出:“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是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这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A.工人阶级社会地位空前提高 B.企业所有权发生本质性变化C.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发生变革 D.资本家集团呈现不断扩大趋势11.1983~1989年,世界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4%,世界经济的年度增长率为7.8%,同期外国直接投资的年增长率为28.9%。材料表明A.资本运行的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B.地区贫富差距阻碍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C.世界金融的一体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D.贸易的自由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方式.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主要反映出A.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D.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28分)有同学对社会转型问题很感兴趣,为此收集了下列几则材料。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东周时期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前期(1919年以前)先进中国人探索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2分)(3)选取材料三中关于20世纪欧洲“衰落”或者“成功”的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6分)(4)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是中国向近代化(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时期。试述这一时期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6分)14.(24分)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从民主法制发展的角度,简述17世纪40年代—18世纪20年代英国贵族为了追求自由同国王进行了怎样的抗争?(6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概括我国纪年法变迁的状况并分析这种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风貌的哪些典型特征?试从服饰上举例说明。(9分)(4)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对“魏晋风度”、“贵族精神”和“民国范儿”的认识。(3分)1-5 B D C A B6-10 C B D C C 11-12 A B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大题,共52分)(2)洋务派学习西方器物(或引进西方技术),掀起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康、梁维新派、孙中山等革命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分别领导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运动,动摇或结束了清朝的封建统治,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陈独秀等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掀起新文化运动,后又接受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文化近代化进程。(12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每段4分,答出层次给2分,答出史实2分。答到实业救国也可给2分)(3)观点一: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答衰落给2分) 论证:史实——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观点二:20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成功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答出成功字样即给2分) 论证:史实——广泛采用机器生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欧洲民主政治制度被广泛实践应用;西方思想文化广泛传播,西方化进程加快。(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本题为二选一题,若两个都答,取第一种观点得分,满分6分)(2)抗争:17世纪40年代,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始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共2分,内容意思相近即可) 17世纪80年代,发动“光荣革命”(或宫廷政变);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议会主权。(1点1分,共2分,指出《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即可) 18世纪20年代,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统而不治。(1点1分,共2分)(3)状况:由帝王纪年法到中华民国纪年法。(2分)本质:民主代替专制(民主观念对帝王观念的否定)。(2分)特征:中西合璧,土洋结合。(2分)服饰:西装、中山装、长袍马褂、旗袍等。(3分,有三个就可)(4)认识:第一层次:“魏晋风度”、“贵族精神”和“民国范儿”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第二层次:这些时代精神的变化与社会运动或时代变革相关。 第三层次:任何时代精神都应与时俱进,融入新社会中。(采用SOLO评价法,层级递进给分,只答到第一层次只得1分,答到第一层次和第二两个层次可以得2分,三个层次都答到得满分3分。其它言之成理,逻辑严谨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重庆市铜梁中学201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