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生物

逍遥右脑  2015-01-31 13:09

试卷说明: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生物一、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最佳选择)1.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发生在( )①真核生物 ②原核生物 ③无性生殖 ④有性生殖 ⑤ 细胞质基因 ⑥细胞核基因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①③⑤2.下列过程不需要对母本去雄处理的是( )①用杂合抗病小麦连续自交得到纯合抗病植株②对抗病小麦植株的测交 ③用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三倍体无子西瓜种子④对三倍体无籽西瓜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结出无子西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3.4.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遗传现象,通过这些现象的研究揭示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在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都是出现这些有规律遗传现象不可缺少的因素( )A.Fl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B.Fl形成配子时各种基因传递的机会相等C.Fl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D.Fl体细胞中各种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5.“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6.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 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B.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 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D. 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7.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B.萨顿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借助的类比推理在所有领域中都适用。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8.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 紫花×紫花→紫花? ② 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 紫花×白花→紫花? ④ 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9.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预测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C.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患病10.果蝇的体色是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个体,20%为bb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并且后代个体的成活机会相等,其子代中Bb的比例为( )A.25%   B.32%   C.16%   D.64%11.12.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A.4种   B.5种   C.9种    D.10种 13.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若此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需要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A.(2n-1)MB.M(q-1)C.(2n-1)M(1-2q)/2qD.(2n-1)M/2nq14.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I、Ⅱ、Ⅲ、Ⅳ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C.I、Ⅱ桶小球总数可以不等,Ⅲ、Ⅳ桶小球总数必须相等D.甲、乙重复多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分别为50%,25%15.一条链中A?T?G?C = 1?2?3?4,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16.17.某种植物的株高由多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越多就越高。现将最高和最矮的两个极端类型作为亲本杂交,F2表现型的预期分布与下列哪一曲线最接近( ) A B C D18.水稻中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蓝褐色,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变红褐色,下面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不能证明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褐色 B.F1产生的花粉遇碘酒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 C.?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呈蓝褐色,呈红褐色 D.?F1测交后所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19.下图甲、乙、丙、丁表示的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之比是3∶1B.甲、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是1∶1∶1∶1C.四株豌豆自交都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D.甲株中基因A与a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20.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l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A.DdRr B.ddRR C.ddRr D.Ddrr21.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至分裂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22.23. 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摩尔数之比为A∶C∶G∶T=1∶1.5∶2∶2.5,则其互补链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摩尔数之比为( )A.5∶4B.4∶3C.3∶2D.3∶424. 以最后被分成单链的双链DNA分子在体外转录出信使RNA,每一单链DNA都与信使RNA进行了碱基比的分析和比较,在表中列出了碱基的资料,问双链DNA的哪一链是信使RNA合成的模板( )AT或UGCDNA-127.032.518.532.0DNA-233.027.023.017.0DNA-328.033.017.021.0DNA-425.035.019.023.0信使RNA27.033.017.023.0A.DNA-1B.DNA-2C.DNA-3D.DNA-425.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雌:雄=1:1 B. 雌:雄=1:2 C. 雌:雄=3:1 D。雌:雄=4:126.根尖13mm处-+++乙根尖13mm处+-++丙根尖mm处++++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27.某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可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Yr∶yR∶YR∶yr=3∶3∶2∶2,若该生物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 (  )A.6.25% B.13% C.25% D.26%28.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0∶0∶1∶1,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有丝分裂时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C.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9.图2-18是某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①②③④细胞C.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30.图2-16示某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互换和突变)可能是(  )A.A位于①上,a位于⑤上B.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C.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⑤和⑧上D.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②和⑥上31. 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32. 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已知黑颖(基因B)和黄颖(基因Y)为显性,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 A.bbYY×BByy B.BBYY×bbyy C.bbYy×Bbyy D.BbYy×bbyy33. 一位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平均有50个炭疽杆菌,把此载玻片放在液体培养液中培养4小时后将其稀释10倍,再放到相同条件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每单位面积平均有80个福建省莆田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生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解析版】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2014届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
下一篇:山东省东营市利津一中2012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Ⅰ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生物】相关文章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生物】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