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5-01-05 21:59
有一种快乐叫“一贫如洗”
在奥天时蒂罗尔州的小镇,来这里生涯了13年的家居饰品业商人卡尔·拉贝德尔做了一件让当地人震惊的事:拍卖他所领有的所有去辅助南美洲的穷人。“我感到自在了,反义词。从前的25年里,我就像是一个奴隶,为了一些我并不想要也不须要的货色没日没夜地工作。现在我的是变得赤贫如洗。”面对摄像机镜头,这个百万富翁笑着说。
多少年前,在卡尔生意越来越兴旺、钱越来越多时,他发明自己心坎产生了一些变更:“我时常问自己,活着就是不停地赚钱吗?这样有什么意思呢?这种生活是什么呢?”他对无尽头的花费有了强烈的厌反感:“我感到即便占有再多也不能让我快乐了,而且这似乎是一个恶性轮回。不快乐——买更多东西——不快乐。”卡尔否认一开端是为了保障将来的生活而工作,但“这总得有个限度,否则就像一只狗一样,为了担忧未来不骨头啃而不停地奔驰,终极却迷失了。”
终于,所有的情感在1998年到达了顶点,当时他和妻子在夏威夷度假。“我们预约了最好的酒店,一切都是最完善的设施。在勾留的三个礼拜里,我的感觉是那里基本没有实在的人,都是演员。那些员工都在演绎友爱和乐于助人的角色,而客人们必须表示出‘瞧,我有多重要!’”
一次偶尔的机遇,他随奥地利青年滑翔机队去南美洲。在他看来,那里的人们固然不富饶,但都很高兴。( )“但当我回到欧洲,看着四周人脸上的焦急神色,我开始怀疑,岂非刚发生过可怕袭击吗?我开始意识到有钱和快乐完整是两码事。”
他开始发动了一项微额贷款规划,赞助了中南美洲的好几个慈悲名目,其中一项是秘鲁利玛郊外的面包烹饪学校。“那里不仅为穷人家的孩子供给面包,还教会他们烘面包技巧。这样能帮助他们将来拥有一份职业。”卡尔说明说。
2008年,卡尔跟经济学家沃夫冈·莫尔一起创建了MymicroCredit.org网站,旨在通过微额贷款打算赞助。
卡尔成了明星,对于他“废弃财产,取得人生”的主意吸引了德国一家大型出版社,而他的自助助人宣讲也极受欢送。
“德语中有一句俗语:越简略,越快活。”卡尔对此还有不同的意识,“这不必定合乎实际,要害在于假如你有很多抉择,你就必需清楚哪种取舍最合适你。从15岁到40岁,我没来没问过本人:什么对我最主要。当初我终于晓得了。”
编者:“开始时的一无所有”与“拥有后的一无所有”有着近乎实质的不同,对“原来就一无所有”的咱们而言,可能很难领会文中主人公的某些心态,但文章依然可资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