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假象

逍遥右脑  2014-12-31 12:23

  佛经里写人通常走两个极其,不是大智就是大愚。《百喻经》里就有良多这样的故事:有个女人刚生了个儿子,可是她并不满意,还想多要几个孩子。她听信一个老妇的话,筹备杀子祭天。有个智者发明后,赶紧禁止:“你将来是否得到更多孩子还不必定,却要先杀掉自己的儿子,几乎笨拙透顶!”

  这个女人是不是很傻?

  下面我要讲的,是另一个女人的故事。她是我的远房亲戚,从小就是那种遭人爱慕嫉妒恨的“别人家的孩子”。她读书耐劳勤恳,名牌大学毕业,有一份体面的高薪工作,可是她过得一点儿也不轻松。两年前,她赶在房贷新政出台之前,按揭了第三套房。为了还贷,她天天奔走繁忙,省吃俭用,把生活品德降到最低,用最便宜的化装品,衣服都是从地摊上淘来的。她并不爱好当初的生涯状况,却老是暗示本人,再拼多少年,未来就轻松了。

  这两个女人实在是统一个故事的两个版本,她们信仰同样的人生价值——为了通往更加光亮的将来,任何就义都是值得的。可是这样能达到幸福的此岸吗?

  美国心理学家泰勒博士总结出了四种人生模式:劳碌奔波型、吃苦主义型、虚无主义型、幸福型。

  “享乐主义型”和“虚无主义型”当然要摈弃,“幸福型”是最幻想的生活,这些都不难分辨,但最具困惑性的是“忙碌奔波型”。从我们读书识字的那天起,就被老师家长重复灌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了美妙的未来,咱们头悬梁、锥刺股,自发牺牲童年,以为将来考上大学就会幸福;好不轻易上了大学,立刻又面临失业的压力,于是拼命工作,为了屋子车子而努力斗争,认为将来有钱就会幸福;终于有房有车,却发现压力比以前更大了,因为下一个目标又在等着你。

  每一个“忙碌奔波型”的人都深信自己是在寻求幸福,就像佛经里那个要杀子祭天的傻女人。他们始终信任,只有牺牲现在的幸福,才干换取未来的幸福;只有保持到苦楚摆脱的那天,就是幸福的开端。然而,“未来的幸福”更像是空幻的美景,由于未来不边界,明天是今天的未来,后天又是来日的未来。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的奔向另一个目标,找不到终点站,幸福永远无奈停靠,经典话语

  假如说“虚无主义型”是从前的奴隶,“享乐主义型”是现在的奴隶,那么“忙碌奔波型”就是未来的奴隶。人不应当成为生活的奴隶,否则幸福无从谈起。如何和谐过去、现在跟未来?泰勒博士提出的解决计划是:为登顶而尽力,并享受攀缘的进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习惯之祸
下一篇:哥哥的心愿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幸福的假象】相关文章
【幸福的假象】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