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12-16 20:13
宋仁宗出游,每每回首找饮水的用具,没找到,但也不吱声。回到宫里,他咕咚咕咚喝了好多少瓢水,看来是渴坏了。旁边的人问:皇上,你渴成这样,干吗方才不谈话呢?仁宗答复,假如我说了,必定会有人因而获罪啊!
瞧,既懂得下面的实际情形,又怀有善良之心,皇帝当到这分上,真是不轻易。宋仁宗的老祖宗赵匡胤也有过如斯佳话。赵匡胤深夜起来,十分想吃羊胆,可是迟疑着不肯下令。左右问:皇帝有什么事只管嘱咐,咱们一定照办!赵匡胤回答,我若说了,逐日必有一只羊被杀!赵氏祖孙清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面一个不经意的小指令,到了下边,经常调兵遣将,搞得满城风雨,此所谓“拿着鸡毛当令箭”是也。一些下属就乐意用这种夸大其事的行动来显示自己的赤胆忠心。不外,这种忠心常有令人之处。
明朝的正德皇帝在宫中偶尔得到一根葱,揪下葱叶吹了几下。感到很好玩。孰料,宦官们尔后天天一车一车地把葱拉进宫里,葱价陡然回升了数倍。隆庆皇帝想吃果仁馅饼,告知了下人。某日,他去御膳房观察,见里面跟面的、剥果实的、制糖的,无数的人在忙活,一问开销,有人回答说,未几,一个月才五千两白银。天子笑道,哼,只要五钱银子,我在东华门就能够买一大盒馅饼!本来,隆庆在未当皇帝之前,常常下去休会民情,早已知道价钱。这样看来,那些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人,实际上是在拿上司当冤大头,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用你的钱,满意你的私欲,再让你背上&ldquo,心灵鸡汤;昏庸”的骂名。然而,通过透支上司的钱财和名誉,手持鸡毛的下属却谋得了自己的私利,升迁的升迁,获封赏的获封赏。
事实上,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人,只是在小事上把鸡毛当成令箭,而一旦涉及本人的好处,哪怕是生逝世存亡的大事,也会拿令箭当鸡毛。上司指令:不许贪污行贿!下属还不是照样能贪就贪,能捞就捞!他才不在乎上司的话呢!隋炀帝到甘泉宫巡游,责备里面不光明,第二天,就拉来了五百车萤火虫,照得宫内犹如白天。可是,在隋炀帝腹背受敌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肯来助王。隋炀帝在自残的那一刻,不晓得心中作何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