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11-06 12:35
最近我碰到年近八十的查美煌先生,精神矍铄,本领迅速,他告诉我最好的养生之道是:“抱定服务的人生观,就不会烦,人人都想占便宜,而你乐意服务,双方就都高兴了。”他又说:“心要宽,许多负我的人,别人都不平川说:‘这个家伙下辈子非抵偿你不可!’而我总感到:‘是我上辈子欠他的!’这样一想,心天然宽平啦。”每位长寿的先辈告知你的,简直都不是吃什么补什么,都告诉你心情方面的涵养,望着有遐龄可“享”的人,本来他们都是有所“养”的,真堪称“有所享者必有所养”。
有人认为能享长寿跟面相有关,眉上有长毫,耳上有毫毛,反义词,都是长命相,可是古人早说过:“眉绝不如耳毫,耳毫不如老饕”,面相上的毫毛,远不如老年的能吃能喝!假如你以为老饕只是物资上的贪求,肥了肌肤,充分肠胃,那只是摄生之末啦,重要是那份老年还能吃能喝的心境,神清意平,脏腑皆宁,那才是养生的基本。主餐吃得特殊香甜的人,还须要服什么药?一觉无梦直睡到天亮的人,也用不着什么静坐推拿了。很多人吃饭时不肯吃,百种思量;睡觉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弊病都不出在物质上,难怪“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竟然成了禅师修道用功的方式!可见能吃能喝的“养”,切实也是指精力方面的,《文子》说:“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可说深得“养”的三味。
“享”与“养”不仅在长寿健身方面是如此,能享盛名的人,谁可以没有所“养”呢?你看那些文章滔滔而来的、才艺一举成名的、功业赫赫名世的,如果不理解寡欲养气来凝集精神,如何可能长期享着盛名而不衰?文章才艺只要被琐事一搅杂,哪有不“江郎才尽”的?所有圣贤的大事业,都从厚养深蓄中来,没有不劳而获的廉价。“蓄未几则著不盛,积不深则发不茂”,蓄养得愈久,积累得愈深,那么浮现出来的功业,爆发出来的光荣,才会愈旺盛、愈优美。
把“享”与“养”的情理,用到经商投资上去,也是一样的,厚蓄深积的亿万巨贾,货物一时卖不掉,仍能坦然无所忧愁,而那些常设的摊贩,只有天雨多少日闭门不出,就愁苦得不可终日了!所以要享商场之乐,不深挚的蓄养,又如何可能像陶朱公那样“废居侯时”?读书素养也如斯,蓄养愈深沉,才干愈不在乎是否为世所“售”,而这种深厚的人,只管宽解地本人作深“养”的工夫,不在乎别人“知”、“不知”,人不知而不愠,也能力“享”到读书涵养的真正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