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10-28 13:18
在寰球金融危机中,佳士得香港照例秋拍,拍卖行跟收藏家们都提着心。御用粉红色粉彩轧道蝴蝶瓶港币5,330万落槌(加佣金),名花易主,再现江湖,不知我辈还有机遇否?
这只蝴蝶瓶的第一个主人是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以乾隆的审美,这只瓶子带给他的感官享受理当是愉悦的;第二个主人是个英国人,亨利·布鲁尼姆·洛赫爵士,大概在1861年将此瓶带回英国,以推断,此瓶出于圆明园应无争议;第三个主人也是个英国人,叫阿尔弗雷得·莫里森,这人是个隧道的财主,他活着的时候,是英国王室以外的最有钱的人,按现行的说法是首富。在1857年,他手中的股票75万英镑,搁今天怎么也得值75亿。就是这个大财主,生来就有花不尽的钱,加之又热爱中国,就一个劲儿地买买买,有意无意之间将此瓶收入囊中;第四个主人是姑苏人戴福保、张萍英夫妇,1971年以4000美元从前一位主人莫里森的遗产中购得此瓶,一藏就是37年。
这是一件清楚可见收藏历史的花瓶,这段历史见证了二百多年以下世界的格式变更,证物不言,却在实在凄婉地诉说着历史,让人肉痛。庆幸的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得见它,离它还能够这样近,每想到这里,我还会怦然心动。
美的多为偶尔,励志签名。在强盛的文明背景下,发生美的详细仅是一种。寻求当中,具象错综复杂,倏然变成一只蝴蝶瓶不外是文人与工匠的暴发罢了。这只身世非凡又发明了奇观的蝴蝶瓶告知咱们这样一条朴实情理:帝王也好,首富也好,珍藏家也好,全都不敌一只落地即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