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10-09 19:17
传说有人拿桐木当柴烧,蔡邕经由炉旁,闻声火裂之声,晓得这块桐木是制作乐器的上等资料,就即时把不烧完的半截木柴从火里抽出来,交给良工做琴。
桐木的长度恰合琴身的需要,不外琴尾必需留下烧焦的痕迹。这张琴,就叫“焦尾琴”。这个故事教给咱们的是毫不犹豫。蔡邕假如稍稍犹豫片刻,让桐木多烧一会儿,剩下的长度就不够制琴之用了。琴尾的焦痕代表一位音律专家的果决。“果决”曾经为世界顾全了很多美妙的事物。
从这个角度看,人生原是一种不断的选择:种瓜仍是种豆?取鱼还是取熊?有人为本人选择,有人为一家抉择,有人为一群选择,负重责大任的人为一国选择。每一种挑选都有成果,每一种效果都需要有人承当,武断的人可能绝不恐惧地负起这种义务来。邮轮在海上航行,第一舱突然进水,船长派两名水手入舱潜水勘探船底,人还没有回来,第一舱水已涨满,行将溢入第二舱,这时须要有一个人为全船作一取舍,决然毅然下令关闭第一舱的舱门,这人当然是船长。
果决的背面是沿袭。因循是积聚问题,不加解决,日久“积淀”成为潜在的危机。潜在的危机有一天名义化,那就是“当断一直反受其乱”了。亚历山大大帝深明此理,励志诗歌,有人请他解一团百年无人能解的逝世结,他是一剑劈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