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10-06 21:41
这个世界上最不准的天平是称量自己得失的天平。
友人的姑夫是一位农夫,却说了一段始终深深影响着他的话。“我们很多人和别人来往,总觉得自己吃亏了,但实际上,旁人看来,你们彼此得失相称,你既没吃亏也没占廉价。如果你觉得自己不亏也不赚,那么旁人看来,你一定占便宜了;假如你觉得自己占便宜了,而对方没有跳起来,那么要么对方很伟大,要么你很巨大!”
在这位智慧的农夫悟出这个看似简略的情理之后许多年,名言名句,海尔团体的张瑞敏发现了他的“鸵鸟理论”:一个人在评估自己的能力和奉献的时候总认为自己是鸵鸟,别人是鸡。若有一天他有幸看到真的鸵鸟的时候,他会说,噢,这只鸡比我大一点!
你去察看你熟习的两个共事,你确认他们程度差未几,你能够懂得一下他们对自己的见解,他们大抵都会认为自己才能更强一些。除非其中一个确切比别人差得良多,否则他是不会感到自己差一点的。
环视你的四处,你看看有几个人能以为自己所得比自己付出的多?甚至是认为自己所得跟本人付出基原形当的都不多少个人!社会学中有一个“归因实践”,是说一个人常常把自己的胜利归为自己的尽力,经常把自己的失败归罪于福气不好。这个理论和“鸵鸟理论”有殊途同归之妙。
咱们在和人相处时,在评判个人得失机,必定要在个人天平上的所得端要再加上一块砝码,而在所失端减去一块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