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如何在东方文化下生长?

逍遥右脑  2010-04-10 15:07

自布雷德医生使催眠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以来,催眠已经在西方国家发展了两百多年。其间虽然有不少波折和阻碍,但总体来讲,已然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得到了西方人的普遍接受,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身心疾病的工作中。然而在中国大陆,虽然这套系统的理论自20世纪初就被引入,却始终得不到广泛的认可。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台湾、日本等地的一些催眠理论(如前世今生)以及大量关于催眠的负面信息(催眠犯罪等)蜂拥而来,使催眠蒙上了更重的玄异色彩,人们对催眠的看法也更加矛盾,一方面期冀催眠对缓解快节奏生活下的巨大压力有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又害怕催眠带来的伤害。

  毫无疑问,催眠是一种优秀的心理调适与治疗技术。那么,如何让大众更容易地接受催眠,如何使诞生于西方的催眠理论与东方文化相融合,是中国心理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必须从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心理的因素入手,寻找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催眠理论与方法,从中国人自己的角度将真实的催眠还原给大众。
中国千年来的文化中鲜有单纯的科学体系,心理学也不例外,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人不关注人内心状态的变化。事实上,中国文化的特色是科学与哲学相融合,以“思想”、“民俗”、“道德”等形式渗透到每个人日常的生活中,直指人内心的最深处,可以说“不是心理学,胜似心理学。”那么催眠的理论与中国文化在哪里能找到契合点呢?

  (1)自省。细观中国诸家思想,大都把“自省”作为重要的部分,那么,自省描述的是怎样一种状态呢?“省”说的是不要只用眼睛看外面的世界,也要人们在吸收大量外界信息的同时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仔细倾听内心的需求,梳理内心的想法来顺应“天地之道、自然法则”,这样才能不断收获与进步——这描述的正是与潜意识沟通的过程,也就是自我催眠。

  (2)画面。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将画面融入在生活中,应用画面可以说已经成为整个民族千年来的无意识行为。无论汉字怎么演变,都是因形而表意,每个汉字写出来都是一幅画面,史学家往往通过大量的文字描写力求再现历史画面,因此中国历来文史不分家。在催眠中,大脑运作的方式就是通过画面来完成与潜意识的交流——这正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契合点。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最容易将个人导入催眠状态,与心理学家研究出来的一些单纯的技巧相比,见效更快、更好。

  继续研究下去,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古老的文化中找出更多的催眠要素。催眠就像我们的哲学与科学一样,虽然未成成熟体系,却融合了生活体验与感受。这一点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亦然。所以,在引入西方系统的催眠理论的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人们的生活与传统的文化中提取与催眠相关的内容,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催眠,应用催眠,进而普及这门科学,让我们拥有更适合东方人的催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催眠现象
下一篇:得觉催眠——发掘于东方文化的催眠方式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催眠,如何在东方文化下生长?】相关文章
【催眠,如何在东方文化下生长?】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