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_诗歌鉴赏

逍遥右脑  2014-09-29 17:57

所思

[日本]松尾芭蕉

漫漫此大道,

前行寥寥人甚少,

暮秋时节到。

(陆坚译)

【赏析】

此俳句写于1694年(日本元?七年,中国康熙三十三年)。前言“所思”,是有所思、有所感触的意思。因而此句不是写实,而是抒发感慨,寄托胸中之思。

“此道”,一般认为是指艺术之道。以往的门人弟子跟随松尾芭蕉一起走过来的,几乎没有一人。但是,联想到9月26日在新清水茶店,他兴致勃勃地参加连句句会,作为当时发句而作的此句,那就不是为批评门人而发的了。诚然,艺术之道无疑是孤独的步行。但是此句也述说了人生的寂寥之道,非本人去闯是不行的。正因为如此,才加上前言“所思”二字。在旅途中病倒的芭蕉,或许已意识到自己的寿命已不长了。所以笔者认为“此道”也是指西方的极乐世界。这样,句中的“前行寥寥人甚少”的咏叹,才能顺理成章。

与此句同时作成的,还有“人声甚热闹,熙熙攘攘行此道,欣然秋日到”。从这一俳句中还可以看出芭蕉眷恋友人之情谊。正因为芭蕉孤独寂寞,所以更怀念人们的热情和诚挚。但结果芭蕉还是把此句舍去,仍采取“漫漫此大道,前行寥寥人甚少,暮秋时节到”之句。句中“暮秋”,是特别强调孤独、寂寥的意象。

芭蕉这一内容宏丰的俳句,主要是通过耐人寻味的意象加以表现的。而这类意象在中国唐宋诗赋中很容易找到相似的面影。如唐朝李颀《百花原》诗云:&ldquo,经典语句;百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已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唐朝耿《秋日》诗云:“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松尾芭蕉以及上述这些诗赋,不仅通过多种手法对秋天的声、容、势、威作了生动而又逼真的描绘,使人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而且把自然的秋天和人生的“秋天”两者和谐地融合为一个萧疏的意境,使人不由产生对秋色和人生的凄寂而严峻的审美思考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诸多联想。(陆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下一篇:蔷薇花带_诗歌鉴赏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所思_诗歌鉴赏】相关文章
【所思_诗歌鉴赏】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