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0-04-08 20:42
一、阅读理解,这是解题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
第一遍粗读,大致了解材料的大意。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了解材料在课本的位置。
第二遍精读材料题所设的问题。粗读材料后最好先细读一下题目所提出的问 题。为带着问题再细读材料做好充分准备。目前材料题的设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令很强的问题,要求总结、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观点、政策、目的、原因、要 求等,这种指令性很强的问题一般出现在前三个或或两个问题材中。另一类是指令性不强的材料题问题,如“说明什么问题?”、“给你什么启示?”、“你得出什 么结论?”、“反映了什么历史规律?”等等。读懂问题,再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是很能关键的步骤。
第三遍是带着材料题的设问读材料,主要是根据问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 语,从材料中最大限度获取有效的答题信息。细读材料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如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像语文课上分析古文一样,进行字斟句酌,读透材 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有的句子很长,很难读懂;此时,可按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先找句子的主、谓、宾 语,再找定、补、状语等其它修饰成分。正确阅读理解材料虽然与语文阅读水平有关,但在阅读理解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 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如1995年高考题第39题, 要求把继昌隆樔丝厂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逐条列出,如果不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角度来阅读,就会眼花缭乱,解其大意。阅读材料时, 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所以明确设问要求,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 新仔细读材料,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另外,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 文)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 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