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09-28 15:06
2009年生物(全国卷Ⅰ)试题题量略有增加,模式有较大改变,大题由两道增加为四道。就整个生物试题而言:试卷整体难度不大,紧扣大纲教材考查主干知识,试题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五个选择题的题干各自围绕一个中心展开。选项和题干一致,干扰项有效,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各选项的结构、长度大体一致。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理解能力,同时涉及到实验设计、信息识别转换与判断能力。非选择题已知条件明确,答案条理清晰。重点考查生物学的重点及主干知识与原理的同时,注重识图、读题能力及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非选择题易切入主题,难度降低,但实验步骤的规范表述有些难度。在理解相关概念原理的情况下,认真仔细审题、逻辑严密的思维、科学的语言表达、规范的书写是得分的关键。
一、注重基础,是生物学科的内在特点决定的,更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
生物学科的内在特点是:知识海量,如纵向的从微观元素到宏观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横向的以生物物种为例,生物物种种类繁多,各个物种甚至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体的差异性。生物学作为一门发展中的科学,前沿热门的,待研究的有争议的东西多如牛毛,即使是最伟大的研究者,最渊博的学者也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全都掌握。那么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最应掌握的-----生物学科主干知识核心知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注重基础夯实基础,注重主干知识。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除了以教材为主体,要注重总结和梳理,挖掘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以外,还要注意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力求在教学的,备、教、练、批、辅 每一个环节扎实有效的突破。
备:
1.备课以教材为主体,一切从教材出发。“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抓纲务本,落实教材知识。
2.以大纲和考纲为依托,既要挖掘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但又要注意到重点突出,适量拓展,不要过多挖掘教材以外知识性的内容。。
3. 建立清晰的知识脉络,及时在各个层次由粗到细的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使学生建立对生物学整体的认识,有助于更深层次理解教材和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
教:
1.大容量的高效的课堂是高三的标志,但在方法和手段上要注意革新。学生不会的东西,用同样的方法讲一遍和十遍区别不大!不要期待用的同样的方法做同样的事情还要期待不同的结果。
2.知识全面覆盖,但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针对高三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尤其是重难点知识要强调,引起注意。
3.高三课堂,老师的语言尽可能做到风趣幽默,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倦怠感。
练:
练习是整个高三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精练是关键,选一本优秀的辅导资料,对于资料中的习题,还要把好关,删除有争议,过偏,过陈的题,补充资料上没有属于该章节的高质量的习题,最好是历年高考题。当然,为了落实,要保障每天习题的份量,且便于批改。在课堂上,通过老师布置随堂练习和提问等方式,及时回顾整理当堂主干知识。
批:
练习的全批全改,以及对错题的分析和统计是一件很费时费力的工作,但是也是很有效的措施。
辅:
对于学生练习反馈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高效的讲评和拓展,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注意举一反三,对于个别学生的个别内容,如有必要可以给予课后辅导。
二、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明确提出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其考查内容主要侧重于注重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的考查,及对生物学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的考查。
对这一块的落实,不应该和基础复习分开,能力虽高于基础,但源于基础。对生物学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的处理可从如下角度出发:
1.在教学中注重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演变由来,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例如:抗体来源:在血清中分布有中和毒素的物质----抗毒素;是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物质-----凝集素,后来统一为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2.对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还体现在总结梳理知识时,从逻辑的角度的分析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的联系,不但告诉学生是什么,还让他们理解是为什么。例如:真核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基因表达过程,本质上都是与其结构相关的。如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故没有染色质,即没有染色体,就不可能是有丝分裂;没有细胞核,没有核膜,故基因表达时转录翻译是同时同地进行的。
3.在教学和练习中,把信息通过转化成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同时要求学生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求达到注重获取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的目的。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的考查以实验设计的形式来考查。2009高考相对以前,有较大的调整,分值有所下降,似乎有些淡化,也没有延续近几年的长篇大论的答题模式,而是改为填空和简述的形式考查,因而在难度上,有所降低。但是我想也没有谁能轻视实验备考(即使我个人觉得,这一变化是回归到中学实际,是前两年来,老师和学生们的意见有所被采纳,吸收北京等地高考的风格之后做出了改变),所以实验这一块,还是要充分准备。在具体措施方面:
1.首先向学生介绍科学理论发现的一般过程。科学理论的发现一般经历对现象的观察、归纳、分析、质疑、设计试验验证,做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具备较完整、系统的实验思想,能高屋建瓴地分析实验方面的问题。
2.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实验的一般套路。“实验课题”、 “实验原理”、“实验目的要求”、 “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和“实验结论与讨论”。例:实验步骤一般包括:分组、处理、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或测量,实验结论的做出必需与实验目的相呼应。
3. 教学时,把课本教学还原到科学理论获得的一般流程,包括对现象的观察、归纳、分析、质疑、设计试验验证,做出结论的过程。
4. 把实验复习贯穿到每一课时中,让学生多练手。学生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使学生对实验理论和原则耳熟能详,以此获得研究生物学一般的方法和能力。这需要老师们精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