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的哲理故事

逍遥右脑  2014-09-26 15:59

  意识别人轻易,认识自己难,其实也不尽然。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实在在必定水平上来自对别人的认识。
  
  有人做过试验,拿出一个人的相片,告诉第一组受试者:这个人是一名罪犯。而后要求写出对这个人的评估。成果,经典语句,第一组受试者列出“凶恶”、“残酷”、“无耻”等消极词汇。相反,用同样的相片,告知第二组受试者,说这个人是一名警察,请求他们写出对这个人长像的评价。他们却写出了“英勇”、“忘我”、“正派”、“刚强”等踊跃词汇。
  
  为什么统一个人,却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呢?别人等于自己的镜子,当我们以为别人怎么样时,实际上,我们本人也就怎么样。
  
  唐代高僧慧海禅师,去参拜马祖。马祖问他:“你从什么处所来?”慧海答道:“从越州大云寺来。”
  
  “来我这里干什么事儿?”
  
  “来求佛法。”
  
  “我这里空无一物,求什么佛法?你自家领有宝藏,却不理睬,跑来这里做什么?”
  
  佛法不是来自外界,其实就在自己内心。同样,一个或善或恶的动机,其实也非外界参加,也是来自我们心坎。
  
  一次,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一尊佛。”苏东坡说:“我看你却像一坨屎。”佛印沉默。然而,苏东坡小妹却说:“佛由心生。佛印心中有佛,故所看之物皆佛;哥哥心中有屎,故所看之物皆屎。”
  
  别人是我们的镜子,照出了咱们心中的阳光亮媚或者阴雨霏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30岁要删除的3个梦想
下一篇:改变生命的三个字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镜子的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镜子的哲理故事】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