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0-04-03 12:10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选择和创造合适的方法,提高记忆力亦如是。
爱因斯坦在中学期间就感悟到自己的大脑左半球超常发达,所以进入当时还是粗放式教学的大学学习时,为了让自己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就果断地去掉了对特长发挥无助的很多课程,集中主要精力去学记能发挥己长的那些课程。结果于窄化了的领域中获得了比其他同学要多得多和精深得多的专业知识。毕业后,他在窄化了的物理学领域内拼搏奋进,终于创立了相对论,成为被世人赞誉的科学巨匠。
相传,浪里白条张顺在陆上与黑旋风李逵交手被打倒在地之后,就很懂得利用自己水中之长弥补陆上之短,把李逵引下水而胜之。
试想,如果张顺不发挥己长,老是在陆上同李逵打,不管打到何时,仍然免不了失败的结局;如果让擅长记忆数学的陈景润去学记烹调或缝纫衣服,让擅长逻辑记忆的爱因斯坦去记忆非逻辑信息至终生,让善于听觉记忆的罗黑黑和罗马盲诗人荷马去记忆视觉信息……总之,将有特长的人送上迷途--舍弃己长,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不知道择优定向发挥己长的人,不管是多么勤奋、多么认真,也只能算是记忆路上的盲人:
一位患有自闭症并被人视作轻度弱智的青年,对日子有着超出常人的记忆能力。如果拿日历考他,他会“弹无虚发、百发百中”。原来,这个青年六七岁时,这种独特的才能就已经被他的亲人所发现。
这位善于记日子的青年并非弱智,而是一位具有记忆天才的人。遗憾的是,他自六七岁起就错用了这种超常的记忆才能,去记忆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日子。假设他的亲人在发现他的记忆才能后,高精尖部门对他定向培养,让他在自闭的环境中去记忆必须记住的中外高精尖知识信息与实践经验,并找出其间的联系,那么,他很可能已经成为科技界不可多得的精英了。
认识自己是择优定向的先决条件。认识自己的记忆特长越早,越能抓住提高记忆力的先机。不然的话,就会像“盲人摸象”一样,所择的“优”很可能是“非优”甚或为“劣”。
脑力无所侧重的情况下取得的考试成绩,可以作为检验特长的一个参考依据,如某科的成绩明显优于其它各科,就可定向于某科,并在此领域里作长足的发展,如深造、择业、搞创作发明、灵巧快地化解热点等。
在恒定的时间内用各种感觉器官去记忆难度相同、数量相等的两组材料,而后进行记忆效果的感悟,如果发现运用视觉去接收这一材料的记忆效果凸显的话,那么,视觉记忆就是你的“己长”。相对地说,你的“优”也就在这里。
在认识自己的记忆素质之后,就要让自己的记忆特长在学记实践中充分地发挥作用。人的寿命在岁月无情的增长中一点点减少,而人生的价值却在择优定向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深化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