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你独有的生活

逍遥右脑  2010-03-30 20:53

 为文之道,千头万绪,包罗万象。但我们也可以一刀两段,把这个复杂的问题切成“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块。考场作文,首先要考虑的是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写。写什么的问题解决得好,作文往往成功了一半。

  曾听到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说: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话说得没错,但不够到位。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学生的生活经历一是缺少丰富性,二是缺少差异性。如果笼统地讲“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结果文章往往难逃雷同的陷阱。比如2004年上海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忙”。如果只强调写熟悉的生活,那么许多考生马上会想到高三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这正是他们最为熟悉的。事实上当年也确有不少考生以此为素材,结果是了无新意,鲜有佳作。

  我给学生的建议是:写你独有的生活。有的学生反问:我们都是同龄人,经历大同小异,哪来独有的生活呢?我给他的回答是―――舍大同,取小异。

  为了使这条建议更具操作性,我们可以为“写你独有的生活”这句话加一个注脚:回顾经历,区别他人。这八个字就是找出自己“小异”的方法。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地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都应该回顾和翻捡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份生活。这份生活,正是你藉以取材的最佳土壤。在高考考场上,考生应该树立一种自觉意识:在命题允许的范围内,我要力求从那块最独特最肥沃的土壤中取材,我要拿最有价值的东西示人。

  为更好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块取材的沃土,不妨再铺设两块跳板。

  一、从生活环境的角度,去搜寻自己独有的经历。

  比如有的学生在外地或农村生活过,这份经历相对于始终生活在本土城市的绝大部分同学而言,就是一份独特的素材。再比如,近年来中国社会变化剧烈,有的学生父母下岗,有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这种经历本身固然是一种不幸,但是“文章憎命达”,苦难常常是写作的温床。这份不幸的体验也是你成长的精神营养。它是珍贵的,因为别人没有;它又是真切的,因而写出来容易打动人。

  二、从爱好、专长的角度,去挖掘自己独有的体验。

  如果说艰难的生活经历毕竟是块苦涩的素材沃土,不可求也不愿“遇”的话,那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学生还有一块属于“暖记忆”的独特土壤,那就是个人的爱好或专长。无论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还是迫于家长的安排,对于自己的爱好或专长,你都投入过大量的精力。这份生活,既是自己熟悉的,又是大部分人没有的。因为是他人所无,所以写出来就有新鲜感,就有可读性;又因为谙熟此道,所以就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独到的体验与心得。而这些,正是构成一篇文章生动性和感染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上海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叫“我的财富”。当年几万考生很多人写我的财富是知识,是书籍,是青春等等。教师在阅卷过程中,只觉大同小异之作铺天盖地,似曾相识之感挥之难去,评卷成了一种苦刑。有一名考生却独树一帜,写了他所收集的近千枚古币和近十年的集币经验。作者就是从自己独有的生活中取材,告人以未知,道人所不能道,使一篇应试之作获得了一种无可替代的审美价值,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自然就得了高分。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本质特点是求异思维。高考作文也不例外。在准确审题的前提下,只有打破思维定势,写出自己独有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才能不落俗套,展现自己新颖的构思和独具的风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如何写好高考中消息之“背景”
下一篇:高考“套题”“堆材料”皆不可取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考:写你独有的生活】相关文章
【高考:写你独有的生活】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