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0-03-30 20:27
文化底蕴材料静静地储存在历史的硬盘里,透过文字的鼠标和想象的窗口,我们实现了与历史、民俗、文学的零距离对视,但我们如何借助思维的键盘,自由操纵这些材料,让他们为主题服务呢。原来历史的系统需要相应的应用程序。
其实这样的应用程序是很多的,我设计了最常用的几个应用“程序”:情景再现法、典型人物法、诗词引用法、想象新编法、文言仿古法等五种,这些“程序”在应用时不是截然分裂的,有时是综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整合集团力量,优化文章的战斗力。
第一节:情景再现法
【温馨点拨】历史越久远,岁月的烟雾越浓密。
历史当年的情景象一幅画,朦胧地定格在我们的大脑里面。如果把它们清晰地再现出来,这些失落的旧闻一样会让我们激动不已。诗词是语言的高科技,是历史和生命的浓缩液。如果把诗词的意境再现出来,我们会象翻看历史的画册一样为那些古典的诗情深怀敬意。
情景再现法包括重大历史事件的情景、典型历史人物的情景、著名文学形象的情景、诗词意境的情景四种情况。前三种可归为同一类,统称为历史情景,后一种称为诗词情景。
我们先看历史情景的再现。
片断一:写陶渊明的隐逸生活,有人在高考作文中这样再现陶翁的乡居情景: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qī)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枕相依,乐在其中。
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清闲与旷达!
片断二:写王昭君出塞后怀乡,“武高杯”江苏省第三届高中生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陆蕴,这样再现昭君月夜弹奏琵琶的情境:月华如练,一轮相思独悬在藏蓝色的夜空,洒下万般愁绪。你身着一袭水绿色的长裙独坐在清冷的光辉下,娟影萧疏,纤纤素手弹奏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万般离愁,空灵而又落寞。茫茫苍穹,凝眸仰望,那广寒宫里的嫦娥独自守着孤寂的岁月,一年又一年,一守就是一千年。
两个片断让我们直观地感受了历史情景再现法的强大魅力。无论是考场、竞赛还是文学创作,情景再现法是永远鲜活的写作方法。
再看诗词意境再现。
片断一:对王维的《渭城曲》,著名作家余秋雨这样再现原诗意境: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
片断二:对苏轼的《定风波》,鄱湖一苇老师这样再现原词意境:乌台诗案了结了。你的政敌为你在黄州画定了一方的窄窄的水土,判你一个“监视居住”,然后窃笑。看你不羁的灵魂如何沉默,看你傲岸的头颅如何低垂。中国诗人的心弦的确如风中的芦苇,脆弱、敏感,更何况是你这位被贬谪的流放诗人呢!不是吗?三月的一天,你与朋友走在通往黄州郊外三十里沙湖的半路上。一场不期而遇的雨突然袭来,没有挡风的蓑,没有遮雨的笠,更没有避雨的茅店,满耳只有风吹山林、雨打竹叶的声音。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同行的朋友一个个叫苦不迭,你却依然且行且歌,一双草鞋一竿竹杖跋涉在泥泞中。为什么你能如此从容,因为你刚刚遭遇过一场政治上的不测的风雨,你也不正是在气定神闲中一路走过来了吗?
不过,毕竟那些日子还是如梦魇般在你的心头挥之不去。春天来了,但温暖不是属于你的,料峭的风还是把你从酒神赐与你的微醺中唤醒了,于是你的触觉神经告诉了你两个字——“微冷”。
戏剧性的一幕怎么发生得这么快,风雨悄然消逝,一轮斜阳正在我前行路上的山头向我含笑。回首刚刚跋涉的风雨路,你仿佛顿悟了一个道理:政治上永远没有无风无雨的日子,政坛就像一张赌台,要想摆脱无常的大悲大喜,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离开。既然如此,何不高歌一曲陶渊明的《归去来》,江海湖山中寄托自己的一生呢?下面我们来看看采用情景再现法创作的高考优秀作文。
美丽范文:刺秦(2002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
太子的身影已在远方消逝成一个小白点,易水的澎湃涛声还依稀可辨,毫无暖意的寒风吹着车上的旗子,车辕因为车子的起伏而吱吱作响,我看了一眼舞阳,他也在望着易水的方向。高渐离的筑声又在心头响起,我的豪气复在胸间奔涌。
如果我的膝沾着秦国的土,那么我是在对着浑厚下跪;如果我的背挡着楚国的歌,那么我是在为着激昂停留;我的呼吸有齐鲁风的节奏,我的胸怀有吴越水的温柔;我从风萧萧的燕国离别,走向苍茫茫的秦国的险途,我此行必死。嬴政,你的死期已到!我将以你的人头来洗刷太子的耻辱,以你的人心来告慰樊将军的英灵,以你的鲜血来偿还天下苍生的血债。嬴政,受死吧!
马车驶出燕国边境,驶过满是荒烟蔓草的旷野,驶过高峻险恶的大山,驶进人烟密集的城镇,驶进物资阜盛的城郭,离秦国越来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紧,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
路旁时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首,小村中常见兵士劫掠后放火的浓烟,瘦弱疲惫的农人挣扎着在田间劳作,寒风从颓坏的墙缝吹进贫寒的人家,吹在身无完衣的百姓身上。战火、杀戮带来了无边的灾难。
我买通了秦王的宠臣,秦王要在三天后召见我,我在这个夜晚对皇宫作最后的探查。我走进嬴政的书房,竹简堆满了桌子,桌上摊开着一束竹简,墨迹还未全干,我借手中的火读了那文字,却是秦王新写的文书,我并未想到,这竹简会改变我的行动。
回来后我两天两夜未睡,思考着竹简上的文字,那些张扬着野心却也满是雄心的文字。我的心被撕扯着:百姓的苦痛是因为战争,假若秦统一天下可还会有战争?秦的国力乃诸侯之最强,六国自是无与争锋,杀了秦王于天下苍生何益?太子的个人恩怨与天下生灵的命运哪一个更重要?我是太子的人,应该如何选择?两天煎熬后,我的心一痛,终于有了选择。
图穷匕现,我用匕首去刺秦王,却给了他逃跑的机会;环柱而走,我有九次机会,却让他能拔剑伤我;倚柱而骂,我要保持太子的尊严。侍臣杀我时,我想起了天下苍生,他们没有看见我眼角的那颗英雄泪。【温馨感悟】:语言蒙太奇刺杀秦王的过程很逼真地再现出来:易水垂别、沿途所见、夜探皇宫、改变选择、刺杀秦王五个片断如影片镜头般一一呈现。仿佛看电影《英雄》。荆轲刺杀秦王的历史故事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朦胧的印象,但决没有今天这样清晰。曾经被时间的尘土掩埋的历史情景,被岁月的足迹抹得模糊的艺术细节,让想象重新拾起、清扫、粘结、复原、再现。抓住历史的某一切入点,用想象的镊子将粘结的历史篇章轻轻翻开,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补充或剪切。一幕幕由语言拍摄的历史场景或片断缓缓流过脑屏幕。
一篇优秀的文章就诞生了。第二节:典型人物法
【温馨点拨】:充满文化底蕴的文章可以选用充满文化芳香的历史人物或文学人物作为材料,他们名垂千古的故事本身就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历史人物原本就是伟大的诗人、文学家或政治家,他们的诗文是他们的生命在人生的重要时刻奏出的最强音,两者结合,让底蕴芳香四溢。
文天祥是政治家,他拼搏、抗争、奋斗的人生,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这种昂扬的生命有许多极其丰富的主题可以挖掘。他又是诗人,每一时期重要的人生经历,都用诗歌记载和抒发自己不屈的精神和生命取向,如果在写作中将两者结合,利用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有许多优秀的底蕴文章诞生。
典型人物法分为单一人物材料成篇和多个人物材料成篇两种情况。今天以多个人物材料成篇为例,说明典型人物法的特点。例文:2005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出乎其外,入乎其内何谓“出乎其外,人乎其内”?笔者认为:做事既要纵观全局,整体分析,又要深入内部剖析(pōuxī),挖掘本质;做人既要顾及大局,全面把握,又要真诚相待,用心付出;涉世既要抵御外界诱惑,不随波逐流,又要能深入社会,追求理想。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不信?还是看看几位名人的精彩人生吧!
“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到浑浊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然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跳出浑浊秽气的世俗;他又入乎其内,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独立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着逍遥的人生。庄子知入知出,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月明。他面对一池澄清秋水,背对功名利禄,他的心就如同身边流淌的溪水一样清澈,洁净。他超然的心态注定他与仕途无缘,但正是他“出入”和谐的心态,才成就了他逍遥的一生,才使他留下了“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样汪洋恣肆(zìsì)的篇章。
“出乎其外,入乎其内”铸成了庄子千古的“情美”圣像。【注:标志性段落】“运筹于帏幄(wéiwò)之中,决胜于于里之外”——旷世奇才诸葛亮横空出世,用兵作战,巧用妙计。他出乎其外,从整体上把握战局,准确布阵施略;他又入乎其内,深入挖掘战事本质,协调军中一切,齐心参战。诸葛亮知出知入,光辉四射。博望用兵,曾使十万曹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再观用智,面对东吴群儒;尽显风流,极尽潇洒。更不用说三气周郎,从容之状令人叹为观止;七擒孟获;刚柔兼济,令人钦佩……“出乎其外,入平其内”成就了诸葛亮万世的“智美”传说。“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任(rén)长霞,尽心尽责,任劳任怨。“出乎其外”,她公正廉明,扶困济贫,顾及人民大众利益;“出乎其内”,她除恶扫黑,铁面无私,将一颗真心奉献给人民大众。“入乎”他人,全心呵护每一个有难的人,让伟大的奉献之花开在每一个人心坎里;“出乎”自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为家人谋私利。任长霞知出知入,让人永世难忘:她走了,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里流动着人民心中的爱戴。是啊!正因为她心里装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才有百姓的挽歌吟唱和礼赞。“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树立了任长霞不朽的“心美”丰碑。
浏览几位“精彩”的人生,不觉顿悟:做事、做人、处世都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只有知出知入,才能既从宏观上把握事物,分析全局,又能从微观上剖析本质,融精神、情感、思想、品质为—体。这样才会使你的人生更加完美,更加精彩。【温馨感悟】:黄金结构有“猫腻”本文通过三个人物突出文章中心,让我们一眼就看到典型人物法的特点。其实这篇作文还向我们透露了高分作文的重要信息,那就是:结构。本文属于黄金结构,即利用散文标志性的句子,组成三个排比段,推出三个人物,这种结构在考场上是散文的首选。只要有这样的结构,前后写上点题的语言,一般得分不会太低。这是经验,与作文理念没有太大关系。黄金结构的优点是:明白、清晰、一目了然。最大好处是:不动脑筋就能读懂。这才是主要的。
黄金结构把文章结构和主题“暴露”出来吸引你,甚至是强迫把“暴露”出来的东西硬塞进你的视野。
这样做对阅卷教师最大的好处是:疲惫中居然就读懂了。深层的心理是:满足了阅卷教师在繁重的阅卷工作中对“轻松”的要求。对一般读者亦然。
“猫腻”就来自人人都有的――心理惰性。改善阅卷教师的阅卷环境,降低阅卷教师的阅卷难度,这是一种心情贿赂。懂得的考生叫乖巧。
从另一个角度讲,文以载道,让读者一读就明明白白,不绕圈子,就是文学的目的。黄金结构最能让文学达成此目的,当然成为考场的首选。
还迟疑什么,快用吧。【一线杀手】1、熟悉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或文学人物。2、对其人生经历进行概括总结,掌握其重要经历,特别是著名事迹和散落的轶事。3、熟记并理解他们每个人重要人生阶段的主要作品,重点落实在名篇名句上(有时陌生一点的名篇名言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