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0-03-29 16:02
中考名师:别和难题打“持久战”
南京2008年中考进入了备考的关键阶段,如何在最后的时间里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本报特别约请有多年备考经验的南京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丁玉祥副校长为学生指点迷津。
别和难题打“持久战”
在后期备考阶段,复习的管理很有学问,学生自己要有精细的规划,合理安排时间。复习中不要在某个知识点或某道题上卡住,打“持久战”。要着力理顺两个“时间比例”关系。第一,要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生活、锻炼、娱乐等之间的时间比例关系。学生和家长都要认识到“疲劳战”是决不会提高复习效益的。其二,要正确处理好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复习间的时间比例关系。越临近中考,越不宜千篇一律控制过死,更宜学生自己安排复习,使其查缺补漏,促进各科平衡,提高总体成绩。要合理安排每一天复习内容。这段时间,学生容易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复习什么好了。家长或老师具体指导学生制定计划,越具体越有事干,越充实,效率越高。尤其是边缘生,当前要学的政、史要小安排,及时检查。
复习资料不要滥用
中考一般命题总体上仍遵循“保持稳定,重视基础,体现教育功能”的命题方向和风格,在体现学业水平考试功能和兼顾选拔功能的具体做法上,又体现出“稳定中渗透新理念,稳定中体现区分度”的特点。越到后期越应回归教材,同时也可以对教材中的补充内容做些研讨。现在的复习资料很多,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建议复习资料严格筛选,决不能滥用。要认识到,用资料的主要目的是用功能而不是简单地用题。建议以中考指导说明为基础,再辅以其他精选的材料,做到择其“精”者而用之,坚持举一反三,“以一当十”,即听懂一题会解一类题,切实提高资料的使用效果。现阶段,学生都有一种过分依赖资料的习惯性心理,容易把课本丢掉,对这种现象教师要注意引导,决不能舍本逐末。
会做的题都做对
综合训练阶段是升华知识能力,需要对学生精雕细刻、细心指导。通过细管理、细指导,可使每个学生每科至少多得5分,可以使每个学生每科至少少失5分。
综合训练阶段,要坚持“会做的题都做对”的策略。中考题易、中、难比例是6:3:1,对于优秀生首先要保住基本分不失。在进行综合训练时,总结考试经验和技巧,进行查漏补缺。要根据中考指导书,排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易混淆的、相近的、容易出问题的进行比较、澄清,加深理解,分析自己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有重点地进行弥补、强化。
向细节要分数
学生此时要学会分析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制定中考前提分计划,向综合训练多要20分。向审题多要1分,向规范多要1分,向仔细多要1分,向心态多要1分等等。具体要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改变重量轻质的题海训练,突出题目的典型性、代表性,防止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树立以精取胜的意识。综合训练试题以6-8套为宜,试题应坚持“易-难-易”的整体调空原则,开始和结束的两套题接近去年中考题的难度,顺利过渡到中考前一两天。二是处理好速度与正确率的关系。综合训练试卷要在课堂上定时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对为原则。课后让学生自查消化,落实好训练的每一套题。要注意提高选择题作答的准确率。定时训练做到“四认真”: 认真对待考前仅有的每一次训练。认真书写每一个字、每一个字母符号等。认真锤炼每一句话。认真分析每次考试的得与失,包括课堂小测试。三是规范书写与得满分的关系。精雕细刻细指导,不是要过分美化,以能得满分为标准。理科解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方程式。强化做题的时间意识,在规定时间内做对题目才算有效,否则即使做对,也存在隐性失分。不仅做到“做了、做对,更要做好”。
把热点问题归归类
要针对各科热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热点”就是知识背景,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研究如何从不同角度作答,关键是通过设计热点题目,启迪思维,开阔思路。借综合训练进一步落实“会做的题都做对都做完”的答题策略。具体要做到:一要回归教材。回归课本不同于一轮时的全面复习,要突出重点,要关注教材中的新增内容,要根据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回扣,通过中考题在教材章节内容中的切入点和考察方式,检查知识结构的缺陷,做到有的放失。二要重温错题。学生要重温历次大型考试试题和每个学生自己整理的习题集锦。注重错题重温,提醒学生重点分析相同类型,多次出错在哪里、出错的原因等,避免在考场上遇到类似题目重蹈覆辙。三要做一些仿真训练。适当选择一些中考仿真题或去年江苏地区的中考题进行针对性地适应性训练,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下中考的试题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