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08-24 09:58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2.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界线C.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4.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A.大兴安岭-阴山B.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C.大兴安岭-长城D.阴山-横断山脉5.有关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风区全部在东部季风区范围内B.季风区的范围包括东部季风区的全部,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部分C.非季风区只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D.季风区河流的年际变化比非季风区河流的要小得多6.有关中国自然区域内部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东北地区因降水较少,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 ②华北暖温带区因≥10℃积温超过了3200℃,因此,全区均可发展一年两熟的农业 ③秦岭-淮河以南的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因夏季雨热同期,故它们均可发展水田农业 ④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因距海较近,降水相对较多,故可适当发展旱作农业 ⑤青藏高寒区只有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发展农业,高山地带则因气候恶劣不可发展任何形式农业。A.①④B.③④C.②⑤D.①③7.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条件的变化 B.水分条件的变化C.降水稀少D.地势高低变化8.三大自然区中,人类活动最广泛、最深刻的是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D.三大区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一样广泛9.有关我国年降水量线分布及我国三大自然区分界的叙述,正确的是A.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兰州-昆明-西藏东南部,它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界线B.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带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它是东部季风区内华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和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界线C.2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从东北的大兴安岭起,斜向西南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它是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界线D.16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其西段是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分界线10.下列人类发展的原则,属于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是A.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与他国无关B.鉴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有限,人类需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环境C.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应该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D.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等自然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可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当前人口、资源、环境是世界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则是人类解决这三大问题的根本途径。据此回答17~18题。11.属于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是A.全球变暖、噪声污染B.海洋污染、生态破坏C.酸雨危害、臭氧层的破坏D.电磁污染、白色污染12.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人类活动是A.围湖造田B.毁林开垦C.竭泽而渔D.清洁生产13.我国山西省有一些老四合院民居图(如图4),其房屋的屋脊由外向内单向倾斜,用当地话说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A.山西人自私自利的思想B.山西水资源较少,居民对其十分珍惜C.山西人敬水如神D.山西人认为水中含有矿物质,需保存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也有差异,据此回答12~13题。?14.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的组合,正确的是(?)?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大气环流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地面状况C.黑龙江漠河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海陆位置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纬度位置?15.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A.农业 B.工业 ?C.金融贸易 ?D.服务业?16.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个在飞机或卫星上对地物进行感知,获取信息的系统B.是地图的延伸C.能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D.具有全天候、全球性、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此据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17-20题。17.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A.都是平原地区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都位于入海口处D.土壤都比较肥沃 18.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降适宜发展畜牧业。 19.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B.是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C.是全国最大侨乡所在地D.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20.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回答21-25。21.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A.干旱的气候条件 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 D.过渡放牧 22.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B.人类活动 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D.气候变异23.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人为因素是 A.过度放牧B.过度开垦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24.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C.裸岩D.次生盐渍化25.下列有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压力所迫和管理失误,本区荒漠化趋于严重B.从总体上看,特别是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C.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D.宁夏沙坡头采用方格状的沙障固沙,是为了保护兰新铁路被腾格里沙漠的侵袭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回答26-29题。26.下列自然带中,有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的是A.亚寒带针叶林带B.热带季雨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7.下列不属于原始森林免遭大规模破坏的原因的是 A.地广人稀B.自然条件严酷C. 难以通行D. 技术条件落后28.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 A.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B.南亚、南美洲、欧洲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D.南亚、非洲、南美洲29.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C.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30、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31.图为我国甲、乙两个区图,读完成下列问题(分)(1)甲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2)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有利条件有 。()甲、乙两区域的环境问题有明显的差异,甲区域主要表现为森林减少、 、 等,乙区域表现为大气污染、 等。 (4)针对乙地区的问题,整治措施!第1页 共16页学优高考网!!福建省安溪县蓝溪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无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