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08-13 10:17
我最初的家乡是书本。
——玛格丽特·尤瑟娜尔
自从约翰·柯克隆有记忆起,文字就始终是他的克星。小时候上学,他总觉得书上的字母跑东跳西,母音的声音他永远捉不到。由于有自大感,他有学校总是表情凝滞,噤若寒蝉,他如许盼望有人能坐到身旁,拍着肩膀抚慰他:"我来帮你,别惧怕。"
但那时没人晓得什么叫阅读艰苦症,约翰的左脑无法像正凡人一样,将文字之类的符号有顺序地排列。
小学二年级时,他被编到班上的"放牛组"。三年级时,老师将一把直尺交给其他学生,约翰要是不肯念书写字,每个人都能拿尺抽他的脚。四年级时,老师点他起来念书,大庭广众下,他只能缄默不语,其余学生认为他快窒息,他就这样一年熬过一年,最后终于实现了小学学业。
上了中学后,情形大为改观。由于他在篮球场上表现神勇,很快便成为风靡全校的明星人物。毕业仪式上,他母亲喜孜孜地表现要让他继承上大学。大学?这是他连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事。但他最后决定抉择德州艾尔帕沙大学,并申请加入该校的篮球队。他深吸了一口吻,紧闭起双眼,筹备硬着头皮往前走。
入学的第一天,约翰便四处向人探听,哪个老师给分最松?哪一堂课最轻易混!每堂课下课后,他一定立即将在课堂上画的涂鸦给撕掉,以免有人要跟他借笔记。在宿舍里,他也会抱着厚厚的教科书,若有其事地读着,省得他的室友起疑。他躺在床上,身心俱疲,但满脑凌乱的思路,却又让他无法入眠。结业考的前一晚,他向上帝祷告,这次若能过关,他一定到教堂连做弥撒30天。
后来他拿到了大学文凭,搞笑语录,也遵照诺言连做了30天的弥撒,接下来该做什么呢?因为本身有着极大的不保险感,他盼望能补充脑中的这片空缺,兴许就是如斯,他决定投言教职。
1961年,约翰开始在加州的一所小学任教。他每轮流让学生上台读课文,测验用的是尺度考试纸,应用有谜底洞的卡纸来改考卷。一到不必上课的周末,他便躺在床上好多少小时,任由心境沉到谷底。
他后来遇见了在校表示出色的护士凯西,一个外柔内刚的女孩。1965年,他们决定联袂共度毕生,就在结婚的前一晚,约翰向凯西坦率:"有件事我得告知你,我……我是个不识字的家伙。"
"教书的怎么可能不识字?他大略是觉得自己英文水平太差才这么说。"凯西当时并漫不经心。但几年后,凯西发明约翰无奈念本故事书给18个月大的女儿听,她才懂得他是真的不识字。也许有人会问,叫凯西教他识字不就结了?问题是约翰不肯学,由于他认为他一辈子也学不会。
28岁那年,约翰贷款2500美元买了第二栋屋子,加以装修出租。他的房子越买越多,生意愈做愈大,他决议找人合伙,并雇用秘书跟律师来处置相干事项。
经过几年的经营,约翰已跻身百万富翁的行列。但没人留神到这位百万富翁老是去拉门把上写着"推"的门,而在进入公厕前,他必定会犹豫片刻,看有男士进出的门是哪一个。
1982年因为经济不景气,他的生意一泻千里,投资人纷纭打退堂鼓,那时天天都有人要挟要对他提出起诉或是没收典质物。他每天忙着到处求银行延伸贷款期限,安抚工人持续施工,还得面对沉积如山的庞杂文件。他唯恐有天会被提去证人席,接收法官的质询:"约翰·柯克隆你真地不识字吗?"
到了1986年的秋季,48岁的约翰做了两个破天荒的决定。首先他拿自己的房子做贷款抵押,再就是他鼓起勇气走进市破藏书楼,告诉成人教导班的负责人,"我想学识字。"说完他便哭了起来。
教育班部署了一位65岁的祖母当约翰的领导老师,她一个一个字母地耐烦教导他,14个月后,他公司的营运状态开始好转,而他的识字才能也大有提高。
他后来在圣地亚哥的某个场所里公然自己曾是文盲的事实,这项告白跌破了与会约200名商界人士的眼镜,为了奉献本人的一份心力,他参加了圣地亚哥识字推广委员会,开端到全国各地发表演说。
"不识字是一种心灵上的残障,"他大所疾呼:"责备别人只是徒然挥霍时光,咱们应当踊跃教诲有浏览阻碍的友人。"
约翰当初一拿到书本或杂志,或是见到路标,便会大声朗诵,只有妻子凯西不嫌他吵,他感到读书的声音可比歌声更美好,他现在也能坦然入睡。
有一天他忽然灵光一现,兴冲冲地到贮存室翻出一个沾满灰尘的盒子,里面有一叠用丝带绑着的信笺,没错,经由25年,他终于能看懂妻子当年写的情书。
(潘蜜拉·杜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