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08-04 12:47
生物技术实践是一门科学探究的实验课程,实验原理是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的依据,方法技术是实验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在高考复习备考中,掌握生物技术实践中每个课题的方法和原理,有助于全面而宏观把握每一个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
方法技术
实验原理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应用
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
发酵法
微生物发酵
(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发酵等)
亚硝酸盐的测定
比色法
(目测比较法)
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用已知浓度的亚硝酸钠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专题2
微生物培养与应用
微生物
实验室培养
无菌
技术
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消毒和灭菌的方法,在高温、高压、化学药剂、强酸和强碱作用下,使微生物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本实验采用酒精对实验者双手消毒,紫外线对操作环境照射消毒,对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对玻璃器皿进行干热灭菌和接种环灼烧灭菌等。
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为了获得大肠杆菌的纯培养,选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操作,在培养基上将大肠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经培养后可分离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即菌落。这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这样就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土样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选择培养法
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配制以尿素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生长的细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间接计数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细菌。
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
刚果红染色法
刚果红染料能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
菊花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细胞全能性
月季花药培养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对照实验法
酶的作用及温度、pH等对酶活性的影响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酵母细胞
的固定化
包埋法
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所以,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包埋法固定化酵母细胞是将酵母细胞均匀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本实验选用的载体是海藻酸钠。
专题5
DNA与蛋白质技术
DNA粗提取与鉴定
盐析法
酒精沉淀法
显色法
1.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在2mol/LNaCl溶液中,DNA溶解,部分蛋白质盐析生成沉淀,过滤可除去部分蛋白质;在0.14mol/LNaCl溶液中时,DNA析出,过滤可除去部分蛋白质。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分离。
3.利用DNA遇二苯胺(沸水浴)成蓝色的特性,可以鉴定提取的DNA。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PCR技术
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相似,但反应体系较简单,其基本过程为:①变性:通过加热至95℃左右,使DNA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作为反应的模板。②退火:将温度降至引物的50℃左右或以下,引物与DNA模扳互补区域结合,形成杂交链。③延伸:当反应体系温度升至72℃左右时,DNA聚合酶催化以引物为起始点的5?→3?DNA链延伸反应,形成新生DNA链。以上三步为一个循环,每一个循环的产物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如此循环30次,介于两个引物之间的DNA片段呈指数扩增。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凝胶色谱法
电泳法
1.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通过的路程短,移动速度快;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分子比较容易进入凝胶内的通道,通过的路程长,移动速度慢。因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先流出,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分子后流出。因此得以分离。
2.电泳技术就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等性质的差异,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达到对样品进行分离、鉴定或提纯的目的的。
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玫瑰精油的提取
水中蒸馏法
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
橘皮精油的提取
压榨法
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胡萝卜素的提取
萃取法
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