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08-01 08:48
松原泰道是日本的佛学巨匠,今年101岁。65岁那年,他发表《般若心经入门》,因说法精妙,一举成名。
没见过松原泰道的人,会认为这位百岁白叟干枯得犹如核桃壳个别,没想到他的面容如斯滋润、暧昧。有人问他的长寿秘诀是什么,他开朗地笑起来:“哪有什么秘诀,我素来不晓得自己能活这么久!”
确实,他的长命并不遗传因素:母亲在他3岁时病逝,父亲在他30岁那年也因脑出血猝然辞世;他小时候老是病恹恹的,到成年仍是体弱多病,身材差到连从军参军的资历都没有;大学时,他还得了一场肾病,差点命丧黄泉……
松原泰道终日待在书斋里,不活动,不下地劳动,不吃保健品,还饮酒、吃肉,松原泰道的长寿显得不堪设想。兴许,只能从精神层面寻找长寿根据。果然,他说,他一贯重视“精神养生”。他讲述了亲自阅历的两个故事。
一次去本地讲学,他中午到餐厅吃了一个方便。便利里有一个装筷子、牙签的纸袋,上面印了一阕歌词:“见也难,别也难;有呜咽,有欢笑;时间像秋风促吹过,毕生只见了这一回。&rdquo,励志电影;当时,有三个艺妓表演这阕短歌,精美而感伤。第二年,他再去这个处所,已经见不到这三个人了,就像歌里说的那样。他意识到:所有昙花一现,对人对物都要居心、珍惜。
1954年,北海道有一所寺庙请他去讲经。临动身前,气象预告台风登陆,对方来电话告诉他不要上船,于是他退了票,换乘另一艘船。没想到,原定的那班船被台风袭击,全船淹没,逝世了1200人。这场悲剧震动灵魂,从那时起,松原泰道感到,他的性命是别人给的,他要学着多舍少取,回馈他人,要“用懊悔跟布施之心发明万物共生的世界”。
精力摄生法还有个“三不准则”:不勉强,不挥霍,不怠惰。不委曲,指的是不好高骛远,做脱离惯例的事;不糟蹋,指的是珍惜时光,珍爱身边的事物,爱护别人的善意;不懒散,指的是本人的事不能让别人去做,不论年纪多大,都要鼓足劲头持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