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庭之哭的意思_秦庭之哭的故事

逍遥右脑  2014-07-30 11:29

秦庭之哭

出处:《左传·定公四年》。

意思:自己无力取胜,苦求别人以武力相救。

春秋时候,伍子胥和申包胥本是好朋友。因为楚平王杀害了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投奔吴国,立誓要灭亡楚国,为父兄报仇。申包胥劝他不要为了个人私仇,背叛祖国。伍子胥不听。申包胥说:“如果你一定要灭亡楚国,那么我也立誓:一定要复兴楚国!”两人从此断绝了朋友关系。

后来,伍子胥到了吴国,首先帮助吴公子光夺取政权,立为吴王阖闾。又进一步策动吴王阖闾,趁楚国内政混乱的时机,兴兵攻楚,攻破了楚国的郢都。这时楚平王已死,平王的儿子昭王仓皇逃走。伍子胥掘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算是出了怨气。(参看“倒行逆施”) 内容来自

申包胥见伍子胥这样做,十分激愤,便找到楚昭王,商议恢复楚国的大计。不过这时的楚国,内部力量已非常衰弱,非请邻国援助不可。申包胥主张向秦国求援,因为楚平王的夫人是秦哀公的女儿,励志电视剧,楚昭王就是秦哀公的外甥,秦国总不能坐视不救。楚昭王同意了,使任命申包胥为特使,赶往秦国。申包胥见了秦哀公,便竭力陈述楚国的危急情况、吴国的横暴无理,并指出,吴国好比“封豕长蛇”,贪得无厌,灭了楚国,势必继续扩张,侵入中原,那时秦国也太平不了。因此要求秦国尽快发兵伐吴,一方面固然是帮助楚国复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秦国自身的安全。

可是秦哀公却不愿意打仗,只是敷衍申包胥,说:“你路上辛苦了,先休息休息再说吧。”申包胥不肯退出,继续恳切地请求,秦哀公一味敷衍,最后索性不理他。申包胥在朝堂靠墙站着,呜咽地痛哭,哭声日夜不绝,连一口水都不喝。哭到第七天,申包胥已经倒在地下,不省人事,秦哀公被感动了,道:“楚国有这样忠诚的爱国之士,不怕不能复兴,我们岂能不予援助!”当即亲自出来,捧着申包胥的头,赶紧给他喝水、服药,把他救醒,并给他朗诵《无衣》诗。 内容来自

《无衣》是秦国的诗,其中有“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等诗句,是拿起武器对付共同敌人的意思。申包胥知道秦哀公决定出兵了,便叩了九个头,表示最深重的谢意。

秦国派出两员大将,带领兵车五百辆,和楚国的残余军队联合一起,一下子就把吴军打败了。吴王阖闾的兄弟夫差乘机带着自己的部队抢夺王位,阖闾只得停战撤兵,回去应付内乱。楚国就收回了全部的失地。楚昭王从此改良政治,重用贤才,楚国逐渐恢复了强国的地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橘化为枳的意思_橘化为枳的故事
下一篇:疾风劲草的意思_疾风劲草的故事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秦庭之哭的意思_秦庭之哭的故事】相关文章
【秦庭之哭的意思_秦庭之哭的故事】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