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巧于拙寓清于浊

逍遥右脑  2014-07-21 11:58



藏巧于拙寓清于浊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存身之三窟也。

一壶:壶是指匏,体轻能浮于水。《鹘冠子?学识》篇中有"中散失船,一壶千金",此处的一壶指平时不值钱的货色,到紧要时候就成为救命的法宝。

三窟:通常都说成狡兔三窟,比方安身救命之处良多。据《战国策?齐策》说:"狡兔有三窟,励志文章,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做人宁可装得愚笨一点,不可显得太聪慧,宁可收敛一点不可锋芒太露,这才是理智之举,宁可随跟一点也不可太自命高傲,宁肯退缩一点,不可太踊跃前进,这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才是洁身自好最有用的"狡兔三窟"。

一个人要真能得到破身处世的救命宝贝,第一宜藏巧于拙,矛头不露,第二还要有韬光养晦的涵养工夫,为什么呢?请看《庄子?徐无鬼》中的一则故事:

吴王渡过长江,登上猕猴聚居的山岭。猴群看见吴王打猎的步队,惊慌地四散奔逃,躲进了荆棘丛林的深处。有一个猴子留下了,它不慌不忙地腾身而起捉住树枝跳来跳去,在吴王眼前显示它的灵活。吴王用箭射它,它迅速地接过飞速射来的利箭。吴王下命令叫来左右跟从打猎的人一齐上前射箭,猴子躲避不迭抱树而逝世。

吴王转身对他的友人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奖它的灵巧,依恃它的便捷而鄙弃于我,以至受到这样处分而死去!要以此为戒啊!唉,不要用傲气看待别人啊!颜不疑回来后便拜贤士董梧为师以革除本人的傲气,弃绝淫乐,告别尊显,三年时光全国的人个个称颂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从人群中看出真正优秀的人
下一篇:春为幻境秋见真吾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藏巧于拙寓清于浊】相关文章
【藏巧于拙寓清于浊】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