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的衣服

逍遥右脑  2014-07-19 12:24

清代的李渔,是我国著名的戏曲理论家和作家。他的理论著作《闲情偶寄》和传奇戏曲《比目鱼》、《风筝误》等,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李渔出生在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浙江兰溪。他从小聪明好学,喜欢“钻牛角尖”。有一次,私塾先生教学生读《孟子》,在解释“虽褐宽博”

一词时说:“宋朝朱熹讲,褐,即贫贱人所穿之衣;宽博,即肥长。”别的孩子听了,都依依呀呀地跟着念起来,唯有李渔紧锁眉头,一声不吭。他觉得朱熹的注解不对头:贫贱人的衣服应短瘦一些,省些布料才是,为何又肥又大呢?这个疑问,他藏在心中多年,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哲理名言。后来,他听说北方山区的穷苦百姓有穿褐色衣服的习惯,就长途跋涉,来到那里。他一连走访了十几个村庄,发现当地居民的褐衣果然又肥又大,很不合体。

“这是怎么回事呢?”李渔好奇地探问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民。

老农民回答说:“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我们住在深山,生活艰苦,只此一件衣服,白天裹身,晚上当被,如果不肥大些,哪能盖住全身呢?”

“噢,原来如此!”李渔疑窦顿开。他痴痴地凝视着老人身上那补丁摞补丁的肥大衣服,悲喜交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睡在板凳上的大科学家涂元季
下一篇:沈从文曲折的一生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贫民的衣服】相关文章
【贫民的衣服】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