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0-03-21 21:52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1.
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构建数学知识板块和知识网络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各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彼此间形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知识网络体系,明确各个概念和知识模块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及其作用,懂得它本身揭示了什么,它与其上、下位概念或知识之间是通过哪种“关系”联结的,是衡量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标志。
构建数学知识板块与网络,是对数学知识的一种精细加工,所以前提条件是应当对知识有透彻的理解,即要懂得文字含义、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白结论的由来与适用范围等等。在此基础上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知识进行新的排列组合,达到知识精练化、条理化、网络化,同时应当通过精练的文字辅以图、表写成笔记,以此收到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效果。举例:2005年数学试题的客观题。
复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要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
(2)认真研读数学考试大纲,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掌握。
◆数学科考试知识内容范围———各部分的要求层次,是了解、理解,掌握还是综合应用。
◆数学科考试的能力要求———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在数学学科的体现。
◆数学科考试题型示例的各种题型功能的展示及难度层次的认定。
◆样卷的编排组成形式与结构、数学科本身的整体难度。
(3)立足基础,不做数学考试大纲以外的东西。
精心选做基础训练题目,做到不偏、不漏、不怪,即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大纲的范围和要求,不遗漏教材和考试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不选做那些有孤僻怪诞特点、内容和思路的题目。目前流通的复习资料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充斥着大量超越新教材要求的内容和题目,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慎重选择。历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是极好的复习资源,要按照新教材以及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严格控制选题和做题难度,做到不凭个人喜好选题,不脱离学生学习状况选题,不超越教学基本内容选题,不大量选做难度较大的题目。
2.体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知识能力的提高,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1)加强解题教学,使学生在解题探究中提高能力
数学是一门以数和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历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都设置了相当比例的基础题,来突出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考查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有助于检验考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有助于促进数学解题教学,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好基础。虽然今年数学Ι卷的基础题占了76分(50%),但今年基础题有一大特点:变集中为分散,难度有所降低,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同时,命题通过这种试题设计,使得那些只通过做难题、钻怪题、搞偏题,没有经历数学解题探究过程的学生,对这一类题显得“苍白无力”。
(2)注重联系实际,要从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们不能脱离基础知识来讲学生的能力,也不能认为基础扎实的学生就一定能力强。只有不断地将基础知识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和提高。今年数学Ⅱ卷的又一特点是:寓数学计算于数学问题之中,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如
不仅要求学生在不同问题背景下,应用不同方法来进行数学计算,而且,学生还要根据问题的不同条件,调用自己知识系统中的某一知识板块,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数学综合能力包括多方面,除外上述五大能力外,值得大家关注的还有“准确表述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在“3+X”高考改革以后的数学综合测试中,考生答题之差尤为突出。因此,在高考复习教学,教师要多从“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角度,选择典型的数学联系生活、生产、环境和科技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针对性强的训练,多给学生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之目的。
(二)科学确立复习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安排复习中讲、练、评、辅的时间
1.针对实际确定好每个复习阶段的目标,保证每个教学单元的时间和质量高考数学复习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教学环节都有它的重要作用和预定目标。因此,从科学复习观的角度上来看,每一复习阶段必须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和复习计划,并配给合理的复习时间。那种在复习教学中不按复习计划教学,“讲到哪里算哪里”、“一堂课只讲几道习题或几堂课的内容压缩到一堂课来讲”的现象,显然是不科学不道德的,同时也是严重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的。
2.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
3.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追求数学复习的最佳效果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学现状和学生实际是不同的,因而讲、练、评、辅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也应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是追求数学复习最佳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注重精讲精练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评与辅”的作用。评要点睛,要有针对性,要评出问题的特征,找出症结所在,形式上可以多样,可以是教师讲评,也可以是学生自评或互评,通过评价辨析,使学生纠正错误、吸取教训,巩固基础,提高能力。同时要防止教师一言堂。辅要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施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帮助困难学生查漏补缺,迎头赶上。
(三)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1.改变传统复习模式,体现小组交流合作
(1)淡化各自为战,提倡备课小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
一堂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教案),通过教师本身的自我反思和教学实践之后,将其呈现给组内的其他教师,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对该教学设计进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作为自己高三数学复习教案。这不仅可以发挥组内教师各自的特长,调动组内各位教师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备课效率,为复习的资料准备和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创设,积蓄更多的时间。同时,也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淡化只注重教师的讲,忽视学生主动学习,提倡师生双边互动。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林说:“灌输式未必不好,启发式未必全好。”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心理上来看,长时间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高三数学复习教学,很难调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为这样难以使学生产生兴奋。因此,在复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总结,在练习讲评中,让学生自评、互评。在学生的探究、交流的活动中展现自身的思维过程,展示他们思维的火花和思维障碍,与此同时,教师有的放矢地加以指点,学生以主人身份参与教学,这样就形成了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局面,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2.更新教学手段,提高复习效率
(1)用电脑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复习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利用电脑课件和积件,突破教学难点。
3.注重学生元认知过程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过程不仅是对所学的材料进行感知、记忆、理解、加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的元认知过程。元认知理论的三个重要部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1)教师要及时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及时收集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并弥补学生的不足。
(2)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教学难度,有利于学生成功情感体验,促进其提高。
(3)优等生和较差生的复习策略
优等生:坚持制定计划 课前预习 专心听课 及时复习 独立作业 释疑解难 系统小结
综合学习
做到深刻理解概念、解题方法,善于对知识的全面复习,构建完整知识网络;挖掘试题内涵,将知识的把握上升到逻辑定位,教师多引导。较差生:从最基本的概念、解题方法入手,做到一懂二用,找典型章节,集中突破;辐射其他章节和相关知识,注重表达和审题,反复训练,不与其他同学攀比;立足自己理解掌握。教师要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