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传统工业区

逍遥右脑  2014-07-05 06:45

摘要:高考复习就像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不仅要制定好大的战略,针对每一场战役更要制定好相应的战术。2014高考历史如何复习?下面是“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传统工业区”欢迎大家点击参考!

1、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传统工业区多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鞍钢发展的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我国宝钢发展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进口)

2、存在的问题:①以重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

②原料、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经济效益下滑;

③环境污染严重等。

3、解决措施(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发展科技:发展科技,促进旅游,繁荣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3)优化环境:消除污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4、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区)的转型: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资源(无论是矿产、土地和人力资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条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经济转型。如山西大同转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游、煤炭的深加工和新兴工业,河南平顶山的转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发展盐化工。

总结:以上就是“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传统工业区”的全部内容,请大家认真阅读,巩固学过的知识,小编祝愿同学们在努力的复习后取得优秀的成绩!

相关精彩内容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2014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的六点建议
下一篇:高考政治复习方法:简答题方面答题技巧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传统工业区】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传统工业区】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