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06-16 10:52
不晓得为什么始终记得张九龄《望月怀远》这首诗里的一个句子&mdash,?励志;——灭烛怜光满。
诗人的眼前点燃着一支蜡烛,那一支烛光,晕黄暖和,照亮室内空间一角,照亮诗人身材四处。
兴许由于月光的丰满,诗人做了一个动作,起身吹灭了烛炬的光。
烛光一灭,月光刹那汹涌进来,像千头万绪的瀑布,像大海的波澜,像千山万壑里四散的云岚,磅礴而来,流泄在宇宙每一处缝隙。
“啊———”诗人赞叹了:“本来月光如斯丰盛饱满———”
小时候读唐诗,对“怜光满”三个字最无奈懂得。“光”如何“满”?诗人为什么要“怜”“光满”?
最好的诗句,也许不是当下的理解,而是要在漫长的毕生中去印证。
“怜光满”三个字,在长达三四十年间,随同我走去了天南地北。
二十五岁,从雅典航行向克里特岛的船上,一夜无眠。躺在船舷尾舵的甲板上,看满天繁星,识别少数能够辨认的星座。每一组星座由数颗或数十颗星子组成,在天空一起流转挪动。一点一点星光,有它们不可分别的缘分,数百亿年组织成一个独特流转的共同体。
爱琴海的波涛拍打着船舷,一波一波,像是一直鹄立在岸边海岬高处的父亲“爱琴”(Agean),还在等候着远航归来的儿子。在宏大的破灭失望之后,“爱琴”从高高的海岬跳下,葬身波涛。希腊人信任,全部海疆的波涛的声音,都是那哀伤致逝世的父亲永久不绝的呢喃,部片海疆,也因而就叫作爱琴海。
爱琴海波涛一直,我在细数天上繁星。忽然船舷移转,涛声汹涌,一大片月光如水倾注而来,我溘然眼热鼻酸,原来“光”最美的形容咏叹居然是“满”这个字。
“怜”,是心事轻微的震动,像水上粼粼波光。张九龄用“怜”,或者是因为心事震撼,突然看到了性命的本相,看到了光,也看到了本人吧。
一整个夜晚都是月光,驶向克里特岛的夜航,原来是为了批注张九龄的一句诗。小时候读过的一句诗,竟然一直贮存着,是美的库存,可以在终生提领出来,享受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