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9-01-24 14:39
摘要:
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不应只关注具体概念内涵的识记与辨析,更应关注学生在概念内化时的思维过程。借助“宏观”对比实验,使抽象的化学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外显化、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在获得丰富感性素材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通过审视“宏观现象”思考“概念本质”,并让概念在实验探究中加以内化,最终得以理解。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化学概念教学效果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概念知识的认知,甚至会影响学生对整体化学学科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拓展。可以说,学好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而教材对化学概念的表述是以极其精练的文字呈现的,略去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致使化学概念抽象难懂,这也使得化学概念成了化学教学中最不容易“教”也最不容易“学”的内容。因此,如何根据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化学概念,如“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混合物与纯净物”等的特点,发挥化学实验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概念教学中的对比实验设计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学生学习化学后首次接触到的化学概念,物质变化知识的学习可以拓宽学生观察物质、研究物质的视角。但对刚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学生而言,由于缺乏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在学习物质变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模糊的认识,进而影响概念的学习。对物质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别,关键是要看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主动进行对比实验,在对比实验中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帮助学生了解物质变化知识,自主分析形成化学概念。教材中虽然也借助蜡烛燃烧这个实验来帮助学生来建立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感性认识,再进行分析抽象形成化学概念,但是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为了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概念的实质,教学过程就必须帮助他们通过足够的化学对比实验来获得更丰富的、直观的、形象的、具有持续对比效果的感性材料来学习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利用铜、镁、稀硫酸三种药品补充设计四组系列对比实验。实验1-1: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微热,实验1-2:将铜丝弯曲成螺旋状后再浸入稀硫酸中微热,实验2-1:将光亮的铜丝在火焰上加热,实验2-2:将加热后的固体浸入稀硫酸中微热。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实验情境中观察、对比、体会物质变化的两种途径,感知物质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进而引导学生从现象中了解变化的本质。这样的对比实验,能够形象而深入地对概念进行剖析,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判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混合物与纯净物”概念教学中的对比实验设计
“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教学是在学习了空气的组成之后进行的,教师一般根据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的结论开始“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教学。教学中教师对“混合物”“纯净物”的定义往往一带而过,甚至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让学生简单识记哪些物质是混合物,哪些物质是纯净物,最后让学生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反复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实质上停留在接受事实、记忆事实的低水平层次。为了帮助学生转变错误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实验1:观察粗盐与氯化钠固体样品;实验2:观察生锈的铜丝与铜丝样品;实验3:区分食盐水与蒸馏水等对比实验,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形成认知冲突后逐步建构正确的概念。由于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学生对物质组分知之甚少,在教学中利用对比实验创设学习情境,能让学生在真实的实验情境中观察、对比、分析物质的组分,感知所要区分的物质是否由同一种组分组成,进而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同时,物质的分类是学生学习化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化学学科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根据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以化学的视角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化学概念打好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教学尤其是概念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科学素养教育,不仅能让学生领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更加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对比实验,能有效促使概念教学由单一的“重知识技能”向“重过程方法”和“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进而帮助学生准确并且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同时,学生在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对比”,在对实验和事实还原思维过程中发现、体会、形成并掌握概念,这样能不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曹安乐.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概念教学[J].化学教与学,(02).
[2]王春.新课程视角下的中学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7).
[3]胡久华,王磊,刘宇红.中学化学概念探究教学初探???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2005(09).
[4]王屹.化学概念教学的理论构想及实践模式[J].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1).
作者:陈丽伟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中学